為何大家都賺,只有我賠錢出場?投資最可怕的不是漲跌,而是這些心理陷阱
明明有投資,也在市場中投入資金,卻發現似乎「只有自己沒賺錢」,這種感覺其實很多人都有。
2024 年聖誕節時,我和一位同學聚會,她感覺很沮喪,拿出手機希望我幫忙看一下庫存。原來是她深深感覺,怎麼 2023 到 2024 年市場持續創高,好像人人都賺錢、人人都在分享獲利心得,但自己不僅沒看到帳戶裡的資產成長,甚至還虧損達七位數!我仔細幫她檢視了庫存,發現這位同學買了不少個股,但當我問她「為何而買」,她卻大多都答不上來,因為都是「聽說好像會漲」而買的。
其實,五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真正獲利
確實,盲目跟單、沒有掌握真正的策略是無法獲利的主因,尤其當某個產業或股票開始大漲時,很多人會因為害怕錯過機會,也就是 FOMO 心態(Fear Of Missing Out)而追高進場,但通常最後都是賠錢出場。 因此,在投資前應該先建立自己的投資策略,確保每次進場前都了解風險與潛在結果。
不過除了 FOMO 心態,我也想跟大家分享「倖存者偏差」,尤其是社群媒體的盛行,讓你誤以為「大家都在賺」,畢竟賺錢的人通常更願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而賠錢的人往往選擇沉默。但事實上就八二法則(投資上的盈虧是 80% 的人賠錢,20% 的人賺錢)來看,其實投資市場裡賠錢的人(八成)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因此,與其受他人的炫耀影響,不如專注於自己的投資策略與長期目標。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買賣,當然賺不到錢
而人性的心魔是無法獲利的關鍵,有些人看到股票上漲就追高,回檔時又急著賣掉,最後發現自己不斷虧損,無法穩定獲利,交易紀錄顯示頻繁進出,卻窮忙一場,根本沒賺到錢。又或是進場時機不對,短期內容易套牢,例如 2021 年加密貨幣市場大漲時,許多人跟風買進比特幣與以太幣,卻在 2022 年熊市來臨時大幅虧損。
最後就是缺乏明確的投資目標,導致策略不穩定進而無法獲利,資產也沒有成長。什麼叫做沒有明確的投資目標?就是經常更換投資標的,像是看到科技股大漲,就跟著買進;後來又聽說生技股更有爆發力,便將資金轉向生技股,結果每個市場都沒能真正賺到錢。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應該建立長期的投資規劃,例如設定「五年內存到 100 萬」或「十年內達到財務自由」這種明確的目標,在後面的章節會更具體的討論如何執行。
內心動搖時,想想巴菲特是怎麼說的
說到以投資成為有錢人的代表,大家第一個想到投資界的大師就是巴菲特吧!巴菲特在投資的核心想法,除了雪球理論,我更希望所有投資人要記得的就是這句「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要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要貪婪」。
混亂的股票市場,最容易賠錢的莫過於「追高殺低」,當別人一頭熱的時候跟著進場,下跌的時候你就停損殺出,但其實真正的贏家從來就不是僅看當下的狀況,反而是站在遠方仔細觀察,找到絕佳的位置才能屢戰屢勝,這就是有錢人的思維。
用跑馬拉松的心情看待投資
除此之外,有錢人的關鍵思維就是「調整心態」 ,並專注長期投資,要有耐心和紀律,明白財富的積累需要時間,切勿追求快速致富的捷徑。巴爺爺也講過,「任何一種股票, 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 年,那就連10 分鐘都不必考慮持有。」 雖然他對於台積電的持有直接打臉這段話,但我認為不用因為單一事件就否定成功者的行為,事後他也解釋自己所擔心的是地緣政治的風險。
我還是想再次強調,看事情要看全面,投資成功的關鍵在於保持穩定心態,別被前面提到社群媒體上的「倖存者偏差」誤導,避免盲目跟風交易,要建立適合自己的長期投資策略;投資市場不是短期致富的遊戲,而是需要耐心與紀律的長跑,確保自己持續學習並持續改善投資策略,且堅持正確的投資方式,長期下來自然能看到財富的穩定增長。
最可怕的不是漲跌,而是你不知道自己為何買賣
而我還想特別提醒各位的是,機會同時伴隨著風險,所以巴菲特也說過,「投資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投資本身就帶有風險,但最大的風險就是你自己,只是跟著市場資訊成為牆頭草,卻沒有真正理解買進的產業、基本面、籌碼面等等,才會導致你在股票市場像是賭博一樣。有錢人要進入市場之前,就跟我們平時想買較高價的物品一樣,會貨比三家、事先做好功課,否則就不要碰。
最後,有錢人為什麼有「大家恐懼的時候我貪婪」的自信呢?關鍵在於自我的財商護城河,夠有自信,就能不慌不忙地堅持自己的投資策略,也因此「假如你缺乏自信,心虛與恐懼會致使你投資慘敗」,這也是巴菲特的投資名言,他認為,一旦了解所持有的公司前景,並且看好未來發展,那就不要因為眼前的崩跌而亂了手腳。
缺乏自信而緊張的投資人,時常會在股價下跌時賣出股票,然而這種行為就好比剛花了 2000 萬買了一棟房子,但因為央行突然出現的房貸限制令,讓你擔心房市會下跌,就立刻通知房仲,只要有人出價 1600 萬就可以賣了,這樣的心態絕對是錯誤的吧!
(本文摘自《翻轉月光焦慮的理財必修課》,幸福文化)
延伸閱讀
明明有在投資,攤開帳本卻像一場空?投資前,先打破這 8 個迷思
你中「金毒」了嗎?小心這 5 種行為,會累積破壞財運的毒素!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