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孩子不讀書、只打電動?專家授「這樣做」讓他自動打開書本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0月19日10: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本文摘自:《自己會念書的孩子:「家庭習慣」是孩子考出好成績的關鍵,而非天分。75位現役東大生的家庭與讀書習慣調查大公開》,任性出版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完全不讀書,老是打電動,要他讀書總是不甘不願。而且,當爸媽越要求,孩子就會越抗拒,反而更討厭讀書……結果就陷入惡性循環。

究竟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主動讀書呢?

孩子自動學習 小學階段是關鍵

我們調查的75位東大生中,約有48%的人回答「從小學就養成學習的習慣」。

他們表示,因為小學學校作業較少,所以能自己學習的時間比較多。而到了國中,不只要參加社團活動,和朋友的交際也會增加,生活變得忙碌,就比較難規畫好幾個小時的讀書時間。

如果不趁小學時養成習慣,升上國、高中就更難有規律的學習時間,而這正是許多學生不讀書的原因。

正因如此,家長必須把握孩子升上國中之前的時間,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且要達到一天不念書就不舒服的狀態。

學習不是爸媽的事 成績好壞是孩子自己的責任

主動、獨立自主的態度非常重要。

由父母管理學習環境、準備講義、打造學習行程表,其實就是家長要求孩子讀書的狀態。

以打電動比喻,就像是家長拿著控制器操控孩子。在這種狀態下,如果沒得到好成績時,孩子會認為那是父母的責任,而不是他們的。這樣一來,即使成績很差,他們也不覺得怎麼樣,畢竟他們只是遵照爸媽的指示去做而已。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明白不可以把讀書、成績等責任推給父母。

此外,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家庭都會刻意降低學習的門檻,不少學生都有類似經驗:「爸媽在我上小學前,都會陪我一起學習,並且不時稱讚我。」

就是說,家長只需要讓孩子產生「念書本身就很快樂」的想法,後續就交給他自己即可。

培養自主學習力 父母先讓他看到「你也在學習」

很少有人小小年紀就會主動學習。但是,爸媽也不想等孩子上國中後,還要天嘮叨「快去讀書!」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出自主學習的孩子呢?

我們想大聲呼籲:「請家長先表現出享受學習的模樣!」

就算只是些小事也無妨,比方說,和孩子一起複習功課時,聊著「確實是像課本上說的這樣」、「國小竟然學到這麼深!原來如此,真有趣!」讀書氛圍變輕鬆,孩子就會覺得開心。

我們訪問的東大生當中,曾經有過如此經驗的人都表示,在這樣環境下成長,不必家長催促,自然而然就會主動學習。

相較於敦促孩子:「你必須多看書!」倒不如說「這本書看起來很有趣,要不要一起讀讀看?」他比較會產生想嘗試的心情。

若親子平常是這樣的互動模式,孩子就會主動與父母分享學習有關的事情。像是放學後跟爸媽說:「我今天在學校學到這個新知識喔,是不是很有趣?」或是讀了某本書之後跟父母分享:「書裡寫了這種事情,我好驚訝!」當學習成為家裡的日常話題,孩子就會自動自發。

學習不該只是念書 還要「走出去」

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擁有豐富的經驗,卻不曉得什麼樣的體驗最適合他。

希望孩子多累積各類經驗時,可別忘了讓孩子藉由實際體驗,將學到的知識深深烙印在腦海中。以學習的角度來說,剛學到就是加深記憶最棒的時機。

像是孩子學到日本史,就帶他參觀有名的寺院、神社或歷史遺跡;學了英語會話就帶他出國玩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此外,當課本提到某些場所,或是孩子透過書籍、漫畫等得知新事物時,就實際帶他看看那些場景,這有助於讓他體驗學習到的事物,獲得內心的感動。

在學校或補習班學到的內容,本來就是以會在實際生活派上用場的知識為基礎。但是,像自然科學課中空氣的組成、植物的構造等,都不是日常生活中肉眼可見的事物。這會讓孩子覺得,教科書裡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毫無關聯。

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帶孩子參觀可以理解「我學到的知識,其實與這個世界密不可分」的場所或設施就格外重要。

這麼做也有助於把從課本學到的知識,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只要知道自己學到的事物與這個世界之間的關聯,學習就會變得更有趣,孩子也更願意主動學。

本文來源:《自己會念書的孩子:「家庭習慣」是孩子考出好成績的關鍵,而非天分。75位現役東大生的家庭與讀書習慣調查大公開》,任性出版

【延伸閱讀】

男大生熬夜打電動打到中風!睡眠影響心血管健康 醫籲4招養成好眠體質

7歲就上網、天天滑近4小時! 專家示警:恐成性犯罪目標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