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歐日韓汽車關稅遲遲未降 日本1車商每小時損失68萬美元
《彭博》8月18日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遲遲沒有調降進口鋼鐵與汽車關稅,使得貿易夥伴英國、德國、日本、南韓相關廠商焦急等待減免關稅的消息,日本有1家汽車受到關稅牽連,每小時虧1億日圓,英國的鋼鐵廠可能掀起倒閉潮。
英國鋼鐵廠可能掀起倒閉潮
英國首相施凱爾今年5月在捷豹路虎工廠宣布,他與川普總統敲定全球第一筆貿易協議,包括美國對英國鋼鐵的進口關稅降至零。
但是3個多月過去了,英國鋼鐵業遊說者彼得.布倫南(Peter Brennan)仍在等待這項減免成為現實。
「英國鋼鐵業協會」(UK Steel)的貿易和經濟政策主管布倫南表示,由於存在美國25%進口稅的不確定性,大多數會員的美國訂單都減少了。其中,一家生產價格極具競爭力產品的英國鋼鐵商預告,如果美國的鋼鐵關稅不降至零,他們將在年底前關廠倒閉。
「人們越來越擔心,敲定鋼鐵協議已不再是英美兩國政府的優先事項,雙方達成協議的意願很可能都在動搖。」布倫南上周表示。
與英國一樣,日本、歐盟和南韓民眾的不滿和經濟損失也持續擴大。過去一個月,這三個國家/地區都宣布類似的舉措:經過三個月談判,川普的全面關稅8月7日生效,華盛頓對進口的日本、歐盟和南韓汽車給予寬減。
歐盟、日、韓汽車商關稅成本增加
與英國不同,三個汽車出口大宗地區日韓歐,它們的鋼鐵和鋁產品還遭遇美國50%的關稅。他們仍在等待川普的讓步,而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的豐田、BMW、現代等汽車徵收的關稅仍高達25%。
「我們仍在繼續看到損失,還在繼續損失,我們希望美國盡快簽署行政命令。」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8月15日在談到該國汽車產業時表示。
白宮、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商務部的發言人均未回應置評要求。
永無止境的談判
3周之前,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蘇格蘭與川普就15%「不疊加」關稅問題握手,敲定協議,布魯塞爾官員後來認為15%的關稅是一個上限,也適用於汽車。
可如今,代表德國汽車工業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正在敦促盡快實施該協議,以減輕製造商及其供應商的「沉重負擔」。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勒(Hildegard Müller)8月14日在給彭博的一份聲明表示:「歐盟和美國的協議沒有釐清德國汽車工業的模糊地帶,也沒有改善現況。由25%關稅產生的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而且還在持續上升。」
日本、南韓汽車關稅停留在25%
前歐盟貿易專員、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非常駐研究員馬爾斯特倫(Cecilia Malmström)警告,任何拖延都可能純粹是出於行政因素。
但是她表示:「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歐盟執委會將遭受巨大壓力,業者可能要求歐盟採取報復措施或採取某種行動,特別是德國、義大利、法國、瑞典等國的汽車製造商的壓力。歐盟與美國的協議還有許多其他內容含糊不清,其他協議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永無止境的談判和大量干擾因素。」
歐美敲定協議前不到一周,美國和日本於7月22日達成一項令人意外的協議,美國對日本關稅和汽車關稅降至15%。目前為止,更廣泛的關稅已經實施,但是日本汽車關稅仍維持在25%。
作為亞洲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的官員正在等待川普下達行政命令,以便降低日本汽車關稅,以及一項官方指令(就像歐盟已經收到的命令),以澄清新關稅不會疊加在現有關稅之上。
15%關稅生效,但汽車、鋼鐵關稅遲遲未降
赤澤亮正提到,一家日本汽車製造商飽受關稅問題的困擾,每小時損失1億日圓(68萬美元)。
日產汽車公司表示,預計降低關稅將帶來3,000億日圓的損失,低於先前估計的4,500億日圓。但是執行長埃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警告,由於關稅何時生效以及以何種方式生效尚不明確,因此,公司很難做出精確的預測。
南韓也遭遇類似的問題,根據川普的行政令,15%的基準關稅已於8月7日生效,但與日本一樣,南韓汽車關稅仍維持在25%。
貿易數據顯示,儘管由於企業預期美國關稅上調而提前備貨,南韓出口總體上在上半年保持韌性,但是對美汽車出口額減少約17%,鋼鐵出口額減少逾1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