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最差經濟壓垮20年左翼執政 玻利維亞將迎右翼總統上位
玻利維亞正處於40年來最嚴重經濟困境,17日舉行的總統與國會大選中,初步結果顯示兩名非左翼候選人脫穎而出,將於10月進行決選,也等同宣告執政將近20年的左翼「社會主義運動黨」主導的時代終結。
英國衛報報導,在選舉法院公布的「初步」計票結果中,已有超過92%的選票完成統計。現年57歲的中間偏右參議員佩雷拉(Rodrigo Paz Pereira)在競選初期的民調支持率僅有3%。如今,卻獲得最多選票達32.1%,令人出乎意料。現年65歲的右翼前總統基羅加(Jorge “Tuto” Quiroga)以26.9%得票率排名第二,他在2001年時,因前獨裁者班瑟(Hugo Banzer)辭職而上台短暫接任總統。
佩雷拉是前總統薩莫拉(Jaime Paz Zamora)的兒子,薩莫拉曾在1989年到1993年擔任總統。佩雷拉17日晚間對支持者表示,「我們要正面迎擊貪腐,該死的!(dammit!)」並特別感謝了自己曾擔任警官的副手蒙塔尼奧(Edman Lara Montaño)。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因揭發警界腐敗而聞名的蒙塔尼奧,是吸引選民支持的關鍵人物。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佩雷拉的競選主軸是把更多的中央資金分配到地方單位,並打擊貪腐。他的口號是「資本主義要惠及所有人,而非少數人」。他提出的政見包括,提供更容易取得的貸款、透過減稅促進經濟,以及取消玻利維亞本國不生產產品的進口壁壘。
基羅加表示,「今晚是歷史性的一夜,不是屬於某個政黨、某個派系或某位候選人,而是屬於所有玻利維亞人。」在玻利維亞,由於沒有候選人得票率超過50%,或者少拿下40%並領先第2名10個百分點,所以第二輪投票將於10月19日舉行。與首輪選舉相同,決選的競選議題預料將繼續被經濟危機主導,是玻利維亞4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困境,美元與燃料短缺、通膨攀升。
這次總統大選若由非左翼候選人勝出,玻利維亞的外交政策很可能會出現劇烈轉變。在貿易方面,2位候選人都傾向資本主義立場,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會更支持外資進入玻利維亞龐大的鋰礦資源。鋰礦是電動車、筆記型電腦和太陽能板電池的關鍵原料。
在政治上,政黨輪替可能會使玻利維亞與美國關係更緊密,結束過去二十年來不斷加深的玻利維亞與中國、俄羅斯及伊朗之間的關係。美國國會近期一份簡報報告指出,在社會主義運動黨(Movement for Socialism)執政下,美國與玻利維亞的關係一直「緊繃(strained)」。選前的民調顯示,許多選民希望投票求變,或是藉此懲罰執政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