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不想收輝達H20晶片? CNN揭2現實:陸企照樣搶瘋
美國晶片大廠輝達日前宣布將對中國大陸恢復銷售H20晶片,傳出中國大陸相關部門向多家公司發出通知信,勸阻不要使用該晶片,尤其強烈禁止國有或私人企業在任何涉及政府或國家安全的工作中使用。專家解讀,北京的強硬態度背後,是對美國「過時貨傾銷」的反感,但現實是H20對中國大陸企業仍有高吸引力,因為華為與H20相比,「記憶體頻寬」方面仍然不足,以及生產能力有限。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允許輝達恢復向中國大陸銷售降規版AI(人工智慧)晶片H20,然而,儘管中國大陸一直以來都在敦促美方放寬嚴格的出口管制,現在的反應卻並不熱烈,反而警告該晶片存在安全風險,並勸阻國內企業使用,這種冷淡的態度反映出中國大陸推動半導體供應鏈自給自足的決心,以及對該國快速進步的晶片產業的信心。不過,這種態度也可能是一種政治姿態。
雖然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取得顯著進展,已研發出性能與輝達的晶片相當、甚至超越的晶片。中國大陸仍渴望獲得被美國出口管制封鎖的更先進AI處理器。北京知名產業觀察家、工業和資訊化部顧問項立剛指稱,自川普在首任期首次對華為實施科技限制以來,中國大陸的晶片技術就取得顯著進展,他指出:「我們具備這種能力,並不像他們想像的,即中國大陸一旦被封鎖,就無法運作,或者中國大陸就完了。」
項立剛續指,這次政策逆轉只證明了一點,就是擁有完全自主的晶片供應鏈至關重要。然而,儘管美國允許「降規版AI晶片」出口至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方面卻不斷質疑晶片恐有國安危險,陰謀論四起。項立剛直指這是因為中國大陸認為美國並不公平,他直言:「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你不賣;對於你認為已經過時的東西,你卻還想倒到我們市場、佔領我們市場。你真的以為我們這麼天真嗎?」
CNN報導提到,儘管北京當局擔憂,且H20性能有所降低,但中國大陸企業對這些晶片依舊趨之若鶩。研究機構Bernstein估計,如果沒有川普的出口限制,今年對中國大陸的晶片出貨量將達150萬顆,約230億美元收入,主要買家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與騰訊等中國大陸科技巨頭。雖然華為的頂級AI晶片在運算力上表現出色,但與H20相比,它在「記憶體頻寬」方面仍然不足。
研究機構Bernstein分析師進一步強調,H20對中國大陸企業吸引力的關鍵在於,華為的生產能力有限,而輝達的成熟生態系統具有巨大優勢,2025年華為先進AI晶片的出貨量約為70萬顆,仍遠不足以滿足中國大陸國內需求。即便北京當局想完全用國產晶片取代H20的需求,中國大陸廠商也無法供應足夠的數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