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高鐵「寧靜車廂」放大厭童文化?他揭密真正意義「讓彼此學會尊重」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16日08:06 • Uho編輯部

台灣高鐵的「寧靜車廂」政策於9月上路,原先盼能達到安靜的乘車環境,但讓許多家長憂心,帶嬰幼兒上車壓力大,這也讓帶孩子的家長、反對孩子發出聲音的人在網路上大戰。《優活健康網》特別摘錄教育工作者趙逸帆所撰此文,分享寧靜車廂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希望藉由制度上的小改變,讓民眾學習彼此尊重。

看到「寧靜車廂」的制度,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我其實想到許多不好的回憶,曾經在補習班跟同學聊天,主任走進來直接大吼一聲,全部人嚇到了,他帶著怒氣,指責之後,遷怒自己的事情,讓每個同學都不敢說話。
其實,我們不是故意聊天,當然應該看狀況,挑情境,但讀書壓力大,聊個幾句,卻要承受如此大的怒吼,我長大後想想,都覺得不合理。所以,後來看到有大人,用非常大聲的方式管秩序,我都在會聯想到這舊經驗。
而我,看到「寧靜」車廂時,我一直聯想到這件事。所以,想到「寧靜車箱」,我第一個感受到是「害怕」看著那些小孩子上車,我也不免會為他們擔心。

「寧靜車廂」放大厭童文化

「寧靜車廂」的制度一推出,很多家長發文分享壓力很大,把這件事與「厭童文化」結合。很多人說:高鐵上禁止孩子說話哭鬧,就是把厭童放大,壓力大,乾脆都不要生小孩了啦!

這句話其實只說對一半,確實有小小部分是借題發揮。但大部分的人不是討厭兒童,而是討厭明明孩子在哭鬧了,卻完全沒看到任何作為的家長。
另一種言論:成年人就該包容孩子的聲音,因為孩子們本來就控制不住,會哭鬧,需要講話是很正常的。這句話也只說對了一半,我們本該去接納幼兒的需求,不過,孩子外出學習社會化,觀察和分辨場合,慢慢控制,也是孩子要練習之處。
因為彼此邏輯缺少了某一塊,大家都抓著彼此說不全的部分,最後留言區亂成一團,而最後更加對立分歧,甚至放大了厭童文化,「改變」自然也變成某種錯誤。

讓寧靜成為學習的起點

寧靜車廂也好,親子車廂也罷,恢復原樣也很好。其實,我總覺得,這些制度跟優先座很像。其實都是希望,藉由制度上的小改變,讓大家學習彼此尊重。

你有需求,我有權利,一起找到剛剛好的平衡。

所以,我想說的是:如果今天看到失控的孩子,家長已經努力在安撫逃離,請給出我們的友善和空間,而不是再次拿出告示牌。
如果你今天要帶孩子上高鐵,請先跟孩子說明規則,事先引導、當下處理,而不是放任或忽視,或是丟給社會教育。讓寧靜成為學習的起點,也讓尊重慢慢成為共識,期待,親子壓力慢慢下降,更多支持的系統能夠出現。
記得,除了寧靜車廂告示牌,我們也還有鼓勵和道謝的語言,讓更多親子,感受到友善,是很重要,也寶貴的事情。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為:此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