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灣均溫24.6度 氣象署:史上最暖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7日電)氣象署統計,去年台灣年均溫為攝氏24.6度,成為最暖的一年,其中台北站累積高溫日數達63日為全台最多。氣象署說明,高溫成因除全球暖化的長期趨勢外,部分也與聖嬰現象有關。
中央氣象署發布「113年氣候年報」,去年台灣年均溫為24.6度,較氣候值(23.9度)高出0.7度,為歷史紀錄中第1高溫。全台22個測站皆高於氣候值,且皆為歷史紀錄的前10名,其中新竹站、台中站、日月潭站、台南站、成功站、台東站及大武站共7站,都打破該站有紀錄以來的平均氣溫紀錄。
就極端高溫的情況,去年高溫(日絕對最高溫四捨五入後高於35度)日數除彭佳嶼、基隆、花蓮及恆春共4站少於氣候值,其餘18個測站高溫日數多於或接近氣候值。台北站年高溫日數達63日為全台最多,比氣候值多19.8日。
氣象署說明,高溫日數約於1970年代中期之後有緩慢上升趨勢,2010年代之後至2020年的上升趨勢更加明顯;另外,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低溫日數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
雨量部分,去年平均年總雨量為2135.9毫米,與氣候值2161.1毫米相近。進一步分析台灣年總雨量的年際變化,年際之間的變動相當顯著,沒有明顯增加或減少的趨勢,但近10年中只有2年(2016及2022年)較氣候值多,其他8年均少於氣候值。
若觀察降雨日數,去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27日,比氣候值(141.7日)少了14.8日,為台灣氣象紀錄上第7少。進一步分析台灣降雨日數的年際變化,自1950年代至今,台灣年降雨日數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氣象署說明,去年台灣年均溫突破歷史高溫紀錄,成為最暖的一年,其影響原因除全球暖化的長期趨勢外,部分也與聖嬰現象有關。全球暖化是長期趨勢,由於溫室氣體排放仍逐年增加,氣溫會持續攀升的機率仍高。
氣象署解釋,在這樣的背景下,聖嬰現象發生所帶來的短期增溫效應,更進一步推高了全球氣溫,同時也加劇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與強度,從熱浪、乾旱到豪雨、颶風,其影響範圍遍及全球。
另外,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冬季)季風系統偏弱,台灣冬季氣溫偏暖、雨量偏少;去年夏季(6月至8月)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下,包含中南半島、南海、台灣及東亞沿岸等地的降水偏少,同時整個東亞沿岸的夏季平均溫度也明顯偏高。(編輯:張雅淨)1140727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