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殯葬建設勇奪三大獎 獲國家肯定
[NOWnews今日新聞] 「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29)日盛大舉行頒獎典禮,台中市政府民政局榮獲3項大獎,包括1座卓越獎及2座優質獎,副局長彭岑凱代表市府北上領獎。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市長盧秀燕致力推動殯葬改革,兼顧市民生活環境品質,積極強化殯葬設施軟硬體建設,並提升殯葬服務品質。感謝評審委員肯定台中市殯葬建設與服務,市府將持續秉持「尊重、關懷、效率」的理念,完善市民治喪需求。
吳世瑋指出,市府投入總經費14.4億元,於北屯、太平及東勢興建大型納骨塔,成果豐碩。繼東勢第一公墓納骨塔榮獲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後,今年北屯第28公墓納骨塔再獲「最佳規劃設計類」卓越獎,太平第一花園公墓第三座納骨塔亦獲「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潭子生命紀念館則獲得「最佳管理維護類」優質獎,展現台中市在硬體建設與服務管理上的雙重實力。
北屯第28公墓納骨塔為地上四層建築,外觀以「羽化成蝶」意象設計,融合枝枒綠意象徵生命轉化與延續,主體採純白色調,營造莊嚴寧靜氛圍,彰顯人與建築及自然共生理念,預計116年3月完工,將提供超過5.7萬個骨灰(骸)櫃位,成為指標性生命園區。
太平第一花園公墓第三座納骨塔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築,設計採用大面積通透玻璃,引入周邊山林景致,打破傳統納骨塔陰暗封閉形象,預計年底前完工,提供超過3.3萬個櫃位,並規劃申請綠建築銅級標章,結合園區環保葬區,打造多元且友善的治喪空間。
潭子生命紀念館為地上三層建築,於109年2月啟用,為潭子區第二座納骨塔,採現代簡約設計,座北朝南,中廳挑高安奉地藏王,櫃位設有玻璃追思窗口。館內響應環保政策,不設金爐、禁燒紙錢,改以集中清運方式處理,並鼓勵民眾以雙手合十取代點香祭拜,有效減少空氣污染。館內由7名專責人員維護,致力營造整潔溫馨的追思空間,周邊種植菩提樹、羅漢松等植栽,打造綠意與感念共存的環境,深受市民好評。
生管處長柯宏黛表示,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殯葬設施需求顯著增加。市府積極面對此挑戰,短期持續編列預算增設納骨(骸)櫃位及環保葬區,中長期則規劃新建納骨塔,透過短、中、長期多軌並行策略,全面強化台中殯葬設施現代化與多元服務,實踐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