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對等關稅 商總再提4大建議
美國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日前正式上路,台灣目前仍以暫時稅率20%,加上產品原有MFN(最惠國待遇)關稅稅率課稅。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今天(13日)提出4大建議,包括以籌組產業國家隊打團體戰,尋找多元替代市場,且要擴大舉辦會展吸引買家、提供穩定的貨幣政策與匯率、比照疫情或重大災害規格,提供協助企業、勞工的方案與補貼。
許舒博指出,今年4月以來,商總持續關注關稅動態及其對我國產業的影響,也多次呼籲政府即時提出更多的產業支持措施、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降低產業界的衝擊,讓產業持續保有訂單,維繫生存空間;他還說,考量台灣的產業經濟主體係以中小微企業為核心,高度依賴外銷訂單之營運結構,關稅勢必對產業供應鏈造成龐大壓力,同時牽動就業市場,直接影響百姓生活。
為此,許舒博提出四大建議,首先是建議應以產業別為區分,在政府政策引導下,以「國家隊」的形式「打團體戰」,由政府部門、產業公協會為引領,透過政府的政策資源挹注,除美國市場外,積極尋找多元替代市場,全力填補美國對等關稅下產生的訂單缺口。
其次為擴大吸引海外買主,許舒博表示,除了開拓海外多元多層次市場外,建議政府應擴大舉辦大型的國際產業展覽會議,彰顯會展效益,強化歐洲、東南亞等市場的鏈結;並透過政策補貼,吸引「潛在買家」來台採購台灣優質精品,一方面降低國際客戶與本地業者的溝通與交易成本,鼓勵國際買家對接產業國家隊;另一方面則可以活絡內需產業、促進觀光周邊產業。
第三則是穩定的貨幣政策與匯率。許舒博說明,穩定的貨幣政策,對內可以維持國內社會經濟與物價波動,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的台灣而言,匯率過度振盪,不利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過去幾個月,出口外銷業者同時面對匯率及關稅壓力,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產業界期盼穩定的匯率,唯有更周全、更穩健的貨幣政策及匯率,才能成為業者面對關稅衝擊的緩衝。
最後是要推出產業、勞工協助措施。許舒博表示,企業因受美國關稅衝擊,政府雖著手提供企業補貼輔導措施外,但後續影響的是勞工減班、減薪、裁員失業等樣態,恐擴大成為社會安全網的問題,建議政府應比照疫情期間或重大災害規格,提出協助企業及勞工的因應方案及相關補貼措施,以確保業者和勞工生計。
商總強調,充分理解談判團隊的努力,誠摯盼望後續談判能有所突破,盡可能降低對我國產業及勞工的傷害;商總也相信台灣企業具高度韌性,當前產業界面對新的重大挑戰,政府必須與民間攜手,以更具戰略的眼光因應國際經貿格局變化,讓產業與政府站在一起,共同維護台灣的出口命脈與競爭力。(編輯:王志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