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峰會將登場!潛在6大討論焦點一次看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將於美國時間週一中午在華盛頓接待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雙方首次峰會。兩國於上個月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韓國這個亞洲盟友的關稅從原本威脅的 25% 降低至 15%。除了貿易議題外,軍事同盟議題預計將成為焦點之一。同時,川普表示,除了上個月達成的3500億美元投資方案之外,還將宣布更多韓國的投資計畫。
對於即將到來的美韓峰會,路透整理出川普與李在明在這次峰會甚可能討論的議題焦點。
國防費用
川普曾指責韓國「搭便車」享受美國的軍事力量。目前約有 28,500 名美軍駐紮在韓國,以嚇阻擁有核武的北韓。
就在川普去年 11 月贏得總統大選前,韓國同意在一項為期五年的計畫下,於 2026 年首年將分擔金額提高 8.3%,達到 1.52 兆韓圓(約 109 億美元)。美國同時希望韓國將國防開支提升至 GDP 的 5%。然而韓國今年僅編列 61.25 兆韓元,相當於 GDP 的 2.3%,遠低於此標準。
「現代化」同盟與嚇阻中國
韓國總統國安顧問魏聖洛表示,此次峰會主要議程包含韓美同盟「現代化」,包括增加國防開支,以及「鞏固」7 月達成的貿易協議。
美國國防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曾稱韓國是「典範」,在嚇阻北韓方面承擔了更多角色,但同時也呼籲要推動美韓同盟現代化。專家表示,峰會可能會討論調整美軍角色,不僅專注於對抗北韓,也要應對台灣海峽局勢並牽制中國。
然而,這對韓國來說可能十分敏感,因為李在明雖然明確表態全面支持韓美同盟,但同時也試圖在對中關係上採取平衡的立場。專家也警告,若賦予美軍多重任務,可能會削弱嚇阻並擊退北韓攻擊的主要目標。韓國外交部長趙顯已否認首爾與華府洽談是否在台海危機時,重新部署美軍的問題。
北韓問題
魏聖洛指出,韓國與美國在推動解除北韓核武計畫的路線上立場一致。自李在明6月上任以來,一直試圖緩和與北韓的緊張關係,而川普則仍對自己在第一任期內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的歷史性峰會津津樂道。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塞勒(Sydney Seiler)表示,李在明與川普皆表達了與金正恩重啟對話的意願,並可能向北韓發出聯合訊息,但迄今為止,北韓已拒絕李在明的和談倡議,包括拆除邊境上的大聲公宣傳廣播。
造船業
李在明在美國行程中,將參訪韓國造船巨頭韓華海洋及其母公司收購的費城造船廠(Philly Shipyard)。首爾官員強調,造船合作有助於美國產業,並在達成貿易協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韓國已同意在 1,500 億美元的總投資方案中,投入美國造船合作,更多細節可能在峰會上公布。
核能
韓國外交部長趙顯告訴國會,韓國可能會在峰會上爭取美國批准重新處理或濃縮核材料,但強調這並非為了核武,而是出於工業與環保用途。根據兩國協議,韓國未經美國同意,不得處理用過的核燃料,因其可用於製造核武。
儘管李在明已表明反對發展核武的立場,但其情報首長今年曾呼籲應確保擁有濃縮鈾的權利,以展現「潛在核能力」。魏聖洛表示,正與美國洽談在美國境內核電專案的合作。
企業投資
韓國政府表示,兩國領導人將討論在晶片、電池、造船等產業的合作,以及尖端技術與關鍵礦產等「經濟安全」領域議題。
韓國總統顧問金永範表示,此次峰會將公布的投資案,包括先前已宣布的計畫,例如三星電子在德州的新半導體廠、現代汽車在喬治亞的新廠,以及韓華擴建美國造船廠的方案。
韓國媒體稍早報導,首爾將提供額外 1,500 億美元投資,約為 2024 年韓國對美直接投資的六倍。不過韓國產業部長表示尚未決定。雙方領導人也可能討論,依據貿易協議將美國對韓國汽車進口的關稅從 25% 降至 15% 的時間表。
至於 3,500 億美元投資基金的細節,雙方似乎存在不同解讀,韓國則否認美方聲稱其已同意開放稻米市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