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通過115年度總預算案 國防占GDP3.32%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行政院會今(21)日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暨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出席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明年度歲入共編列新臺幣2兆8623億元,主要用以強化國防、擴大公共建設、提升科技發展、落實社會福利及辦理系統性治水等施政重點項目。其中國防部主管115年度歲出編列5614億元,加計特別預算、非營業特種基金、輔導會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以及海巡署支出,總計9495億元,占GDP3.32%。
行政院今日舉行院會後記者會,包括卓揆、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李慧芝、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財政部次長李慶華、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等人出席。
卓揆表示,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已經向總統報告,今天在行政院會通過,歲入共編列2兆8623億,較今年度大幅減少3025億元,約減9.6%;歲出共編列3兆0350億元,較今年度預算數增加1100億元,約增3.8%。總預算歲入歲出兩者差短1727億元,加上債務還本1265億元以及特別預算舉債1008億元,整體舉債合共4000億元。
卓揆指出,國家經濟正處於高度成長階段,但今年3月修正的新版《財劃法》,明年要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歲款將大幅增加4165億元,因此中央的財政會出現極大財政缺口。為了維持國家運轉動能,行政團隊必須增加對國家的建設、給國民更多照顧,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包括國防經費增加938億元,公共建設增加930億元,科技發展增加266億元,衛福經費增加203億元;此外,為持續推動長照3.0上路,也增加227億元;打詐、縣市河川治水工程,新成立的運動部,乃至於AI新十大建設,各項預算也都有增加。
其中,明年度國防部歲出編列5614億元,較今年度增加938億元,包括配合軍購案付款期程增列軍事投資經費新增232億元、因應敵情威脅增列彈藥與零附件籌補等作業維持費新增514億元、依行政院核定調增的各項軍職人員加給等增列人員維持費192億元。另經參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標準,國防預算納列輔導會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及海巡署支出371億元,國防預算合計共9495億元,占115年GDP 28.6兆元的3.32%。
針對立法院在今年1月通過警消退休條例增加退休所得替代率、6月通過軍人待遇條例修正案,卓揆表示,政府照顧軍警消不遺餘力,國軍待遇經過總統核定的部分,今年追加預算已編列,明年同樣如實編列,持續提升相關福利跟相關機制。但考量不同公務員身份之間的公平性、衡平性,在這次預算的編列中,並未將這兩項爭議性的預算編列進去,且在送出總預算時,也會同時針對這兩項提出釋憲;未來視釋憲結果進行必要調整,且有必要時也會追溯補回。
主計總處說明,明年度重要施政項目預算編列情形,包括公共建設計畫編列2,883億元,如連同營業與非營業特種基金3,821億元,整體規模達6,704億元;科技發展計畫編列1,665億元;均衡臺灣重大建設經費編列1,179億元;五大信賴產業推動方案編列284億元;AI新十大建設經費編列280億元;國防部主管的國防經費編列5,614億元,如連同非營業特種基金654億元,整體規模達8,060億元;衛福經費編列3,894億元;運動部主管編列67億元,如連同教育部等其他部會34億元,整體規模達248億元;整體治水經費編列517億元;打擊詐欺經費編列83億元;推升內需經費列75億元;長照服務經費編列33億元,如連同非營業特種基金1,120億元,整體規模達1,153億元。
卓揆今日主持行政院會時指示各部會,由於財劃法修正大幅影響中央稅收分成外,115年度總預算案同時面臨美國新關稅政策重塑全球經貿版圖,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及AI科技創新,以及人口高齡化、少子女化,並要因應極端氣候,持續強化整治河川與系統性治水等多重挑戰他也請各部會首長務必確實掌握各項施政重點,熟稔部會計畫及預算編列內容,對外要能清楚論述說明,主動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及委員進行溝通,爭取各界最大支持,避免預算遭重大刪減、凍結,影響明年度施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