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這部門」年成長率達72%!黃仁勳股東會關鍵訊號一次看:下波兆元級成長動能是它
在股東會的聚光燈下,輝達(NVIDIA)再度證明自己是當今科技產業中無可忽視的核心引擎。2025年6月的股東大會當天,輝達股價單日飆升4.3%,收在每股154.31美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讓公司市值一舉來到約3.77兆美元。
更重要的意義是,輝達超越了微軟,登上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這雖然不是輝達第一次登上市值第一,但是在股東大會當天、搭配股價創新高,讓這次的王者歸來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樂隊陪伴。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此次股東會上,也向投資人釋放了幾個關鍵訊號:輝達不再只是一家晶片公司,而是AI基礎設施的提供者;AI仍是核心引擎,但 機器人與自駕車將成為下一波兆元級的成長動能 。
「我們很早就不再將輝達視為一家晶片公司了。」黃仁勳說。當然,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再用晶片公司的估值計算方式來看輝達,而是要把更多未來性的面向加進去考量。而這個未來是充滿機器人的。
延伸閱讀:黃仁勳為何是工作狂?傳記作家解密:他對競爭的偏執來自「恐懼與焦慮」
自駕車與機器人是下一個戰場,兆元市場正在竄動
面對股東提問時,黃仁勳直言:「我們擁有許多成長機會,其中最大的是AI和機器人,這是兆元級的市場機會。」他進一步指出,自動駕駛車將是機器人技術的第一個商業落地應用。
輝達早在去年就重新劃分業務單位,將汽車與機器人事業歸為同一類別。雖然目前仍僅占營收約1%,但這一業務單位年成長率達72%,在2025財年第一季創下5.67億美元的營收成績,顯示高速成長潛力。
黃仁勳特別提到輝達的Drive平台正被賓士(Mercedes-Benz)採用,用於打造自駕車,而公司最新釋出的Cosmos模型則鎖定人形機器人的AI運算核心。他預言:「未來世界會有數10億個機器人、上億輛自動駕駛車,以及成千上萬座機器人工廠,而這一切都需要輝達的技術。」
對於輝達的未來角色,黃仁勳表示:「我們很久以前就不再把自己當作一家晶片公司了。」他強調,輝達提供的不僅是GPU,而是整套AI運算基礎建設:包括資料中心用晶片、雲端服務、軟體平台與網路互聯解決方案,形成AI加速的「一條龍」供應鏈。
延伸閱讀:影片|黃仁勳一句「自駕車時代已來」,點爆兆元大商機!全球無人計程車玩家有誰?進度到哪了?
而或者更重要的事情,是輝達希望可以跳脫晶片公司估值的計算方式:為全球幾億台機器人、幾億台自駕車、幾萬座工廠提供晶片大腦的供應商,值得重新計算估值,儘管還尚無前例可以循。
華爾街仍看多:成長性高、機構持股仍未飽和
確實華爾街也買單。輝達近3年的股價漲幅相當驚人:2023年上漲近240%、2024年漲幅超過170%,今年迄今再漲15%。
根據《彭博》的統計,近9成的分析師給予輝達「買進」的評級。值得注意的是,輝達雖已是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但在長線基金中的持倉比率僅74%,仍低於亞馬遜、蘋果和微軟,還有機構加碼的空間。
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也沖淡了輝達的負面陰影,儘管部分晶片因出口管制無法銷往中國,可能導致80億美元的損失,但美國科技續的需求仍然相當強勁,近4成的營收來自AI大戰中的重要參賽者,也就是微軟、Meta、Google和亞馬遜等。
輝達2025財年的營收為1,305億美元,相較2024財年的609億美元,有足足114%的年比成長。
不過,老實說以台灣人關注黃仁勳的程度,其實今年股東大會並沒有太多新的東西,同樣是黃仁勳一再強調AI是基礎建設、是下一代的電力、未來是「充滿自駕車、機器人、智慧工廠」的世界,而輝達站在關鍵的樞紐上,持續當最強大的軍火商。
延伸閱讀:全球10大IC設計廠誰最賺?輝達一家吃下近55%市占!
延伸閱讀
AI轉型先裁員!KKday宣布「精簡15%人力」:估100人以上丟飯碗,官方怎麼說?
輝達重金搶台灣人才!碩士150萬起跳、資深的年薪550萬⋯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待遇一圖看懂
蘇姿丰叫陣輝達!超微推新一代AI晶片MI400:AI的未來,不會由「一家公司」獨自建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