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吃不胖靠「好孕」?研究曝:爸媽受孕時間也會影響寶寶身材!
有沒有發現,人在「胖瘦」這件事上真的不公平?同樣大吃大喝,有人卻怎麼吃都不胖,讓連喝水都怕胖的人超羨慕。大家常說這可能跟飲食、壓力或基因有關,不過最新研究居然指出:或許只是「天生比較幸運」——爸媽受孕的時間剛好選對了!
冷天受孕的寶寶,更容易瘦?
《自然-代謝》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受孕的季節,會影響胎兒體內的「棕色脂肪」含量。什麼是棕色脂肪呢?簡單說,我們體內有兩種脂肪:
白色脂肪:是囤積能量的「肥肉主力」
棕色脂肪:則是能幫助燃燒熱量、產生熱能的「減肥小幫手」
研究顯示,如果媽媽是在天氣較冷的季節受孕,胎兒長大後的棕色脂肪會比較活躍,這些人長大後的體脂率、BMI、腰圍等指標普遍比較理想,就像天生帶了「容易燃脂」的設定。
原因其實藏在「表觀遺傳」裡
這其實跟一種叫「表觀遺傳」的現象有關:即使基因本身沒變,但因為環境因素(像是溫度、營養)影響了基因的表現方式,這些影響甚至能一代傳一代。
例如:二戰時期荷蘭曾發生過嚴重饑荒,當時懷孕的女性生下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肥胖或得糖尿病,連孫輩都可能受到影響。
同樣道理,若懷孕時剛好是寒冷季節,媽媽體內為了適應低溫,可能會影響胎兒的脂肪代謝方式,讓寶寶「自帶高燃脂能力」。更有趣的是:有研究讓公鼠在交配前先接受冷環境刺激,結果牠們的後代也出現代謝提升、不容易變胖的情況。科學家推測這與冷刺激影響了精子的表觀遺傳機制有關。
出生季節,也會影響胖瘦?
除了受孕季節,出生的時間點也可能對體重有微妙影響。以下是幾項大型數據統計的發現:
英國:2月出生的嬰兒平均體重最輕,9月出生的最重(秋天出生普遍較重)
中國:12月出生的人成年後 BMI、腰圍數據最理想,4月出生的則相對較高(推算孕期在冬天 vs. 夏天)
南非:出生在2-7月的人成年體重也偏輕(與北半球情況一致)
土耳其:調查3000人後發現,年初出生者成年後體重普遍比年尾出生者重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在春天或初夏出生,可能代表媽媽是在前一年的冬天受孕,這段時間的環境條件可能剛好有利於寶寶發展出更多的棕色脂肪,因此比較不容易胖。
有人瘦,真的是「命好」?
雖然這類研究還需要更多驗證,但確實提醒我們:影響體型的因素很多,有時候真的是「從源頭就不一樣」。但無論出身背景,後天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依然能決定我們健康的樣子。
延伸閱讀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