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夜尿變多恐是腎臟拉警報?四低飲食+酮酸胺基酸有機會延緩腎臟病惡化!

今健康

發布於 2024年12月04日19:49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多數民眾無法察覺腎功能異常警報,因此泡、水、高、貧、倦是很重要的自我檢查方法,尤其自身有三高等慢性疾病或高齡族群,將大幅提升罹患腎臟病風險,應更加留心。一旦診斷腎臟病也不用過於緊張,現在透過四低飲食與藥物雙管齊下治療,可以大幅延緩進入洗腎的時間。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執行低蛋白飲食,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肌少症等併發症,造成治療期間的惡性循環,這時可藉由酮酸胺基酸幫忙取得平衡,提升蛋白質的回收與再生,減輕腎臟負擔,同時增加生活品質。

腎功能悄悄惡化不自知?腎臟病其實有跡可循?

屏東東港安泰醫院劉文治醫師解釋,腎臟病緣由不一而足,大致可以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是指患者本身腎臟出現問題,大多和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像是急性腎絲球炎、免疫球蛋白A腎病變等;而次發性是自身的慢性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沒有得到妥善控制,進而影響其他器官,像是腎臟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腎功能衰退可能沒有任何徵兆,務必藉由日常生活觀察是否拉警報。比如說,夜間飲水量減少,卻發現夜尿次數變多。假設以往只需起床上一次廁所,最近發現要上到兩次、三次甚至更多,就要當心腎臟健康。

因為腎臟是負責濃縮水分的重要角色,一旦腎臟早期發生病變時,濃縮功能出現問題,無法將水分保存於體內,就有可能需要頻繁起床上廁所。

再來嚴重一點,則會發現小便泡泡變多,蛋白尿也是腎臟出現病變的警訊;並且開始會水腫,血壓跟著上升,影響貧血、倦怠等。因此可以謹記五字訣:泡、水、高、貧、倦,來為日常自我把關。

健檢發現紅字該如何解讀?醫詳解腎臟病定義

呼籲有疑似風險及症狀者,應盡早至醫療院所篩檢腎功能檢查,透過蛋白尿、超音波檢查等,來瞭解腎臟健康。也可以透過定期健檢,判讀腎臟過濾功能的好壞。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健康數值大約會落在100-120ml/min,當數字低於60以下,持續三個月以上,就屬於慢性腎臟病。而分期方面,數字介於60到45間,稱為慢性腎臟病3A期;45到30間,稱為慢性腎臟病3B期;30到15間,稱為慢性腎臟病第4期;15以下稱為第5期;而5以下則建議進入洗腎療程。

另外一個重要數值是UPCR及UACR,簡單說就是泡泡尿的數值,或者稱為蛋白尿的測量數值,其中UACR白蛋白尿是更針對腎絲球變化的評估,建議小於30mg/g;而UPCR則建議小於150mg/g。只要其中一指標異常超過三個月以上,也會被列為慢性腎臟病。

及早治療+四低飲食穩控腎功能

由於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根治慢性腎臟病,只能透過飲食及藥物減緩腎功能持續惡化。因此配合醫囑執行四低飲食,成為重要關鍵。

低蛋白:每天每公斤X0.6到0.8克,減緩腎功能衰退

低鹽:飲食應低鈉飲食,然應避免低鈉鹽(鉀離子易升高)

低磷:避免乳製品、高湯類等飲食

低鉀:避免高鉀食物,血鉀過高易引起心律不整的問題

低蛋白成為雙面刃?

當心營養不良搭配酮酸胺基酸沒煩惱

其中低蛋白飲食可以減少尿毒素的產生,減少蛋白尿可減緩腎功能衰退速度,是腎友不可或缺的幫手。但低蛋白同時也是雙面刃,因為蛋白質對於人體健康來說,是最重要的營養素,一旦缺乏可能引發營養不良、肌少症等問題。

因此在限制蛋白質攝取時,亦可與醫師討論補充酮酸胺基酸。酮酸胺基酸主要作用是利用血中的含氮廢物中的胺基,再經由轉胺作用轉化成人體所需的必須胺基酸,達到減輕腎臟負擔作用,同時提升蛋白質的回收與利用,改善營養狀態。近年來國內外也陸續不斷有研究發表,像是美國臨床腎臟病學會期刊提到,搭配使用酮酸胺基酸確實可以有效減緩腎臟惡化,減少營養不良狀態並改善生活品質。

此外,雖然都有酮酸兩字,但和生酮飲食可能造成的酮酸中毒大不相同。酮酸胺基酸是藉由轉胺反應,對腎臟健康造成保護效果,因此與生酮飲食、酮酸中毒並無關聯。

腎友小提醒:

穩控三高、遵循四低飲食、拒絕服用不明中草藥

最後醫師提醒,日常務必穩控慢性疾病,避免加重腎臟功能惡化,因此在服用的治療藥物千萬不能停用。也要培養運動習慣,可以有氧運動為主,避免激烈運動。並確實遵循四低飲食,醫師分享曾有一位老太太因為遵循四低飲食,腎功能在兩三年間都沒有惡化跡象。雖然高齡也是腎臟病的風險因子,但透過嚴謹的飲食控制,可以大幅減緩腎功能惡化。此外,最重要的是避免服用不明中草藥,曾有發生過慢性腎臟病第三或第四期的病人,因為服用偏方,不到兩個月即進入洗腎的悲劇。因此接受正規治療也是致勝的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邁向「腎」利人生「肌」不可失!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來幫忙

.腎功能出現紅字!逆轉「腎」做對兩件事更有效!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