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去診所!「懷疑感染麻疹,去急診」醫示警揭原因。

今健康

發布於 01月08日18:15

麻疹疫情增溫、各界謹慎防範,各大醫院也陸續傳出下令急診室醫護須戴N95口罩消息。聯新國際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尚謙在社群上示警「如果懷疑自己感染麻疹,麻煩去急診、去急診、去急診,而不是跑去門診或者診所。(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受訪指出關鍵,提醒不可大意。

懷疑感染麻疹別去診所!
去急診!醫示警揭原因。

李尚謙醫師說明,之所以呼籲去急診、別跑門診或診所,除了人來人往容易疫調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麻疹具有高傳染力,而且也有重症風險,病毒的空氣微粒還可在空氣中滯留約2小時。

這意味著,若其他人經過但未戴N95口罩,即便患者已離開此空間,也還是可能被傳染。門診、診所也正是這種大多數人沒有戴N95口罩的空間,恐怕讓在場所有人都暴露在風險當中。因此如需自行就醫,請前往急診室,別到門診或診所。也呼籲疫情期間出入醫療院所配戴口罩。

衛福部也提醒民眾,留意足跡及身體狀況,若曾與足跡相同時段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請配戴口罩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由單位安排就醫並告知接觸史。

麻疹通報:
李尚謙醫師也指出麻疹的通報定義如下:
出疹且發燒大於38度C,並具下列三項條件之一:
1.咳嗽、流鼻水、眼睛結膜炎,三種症狀之一。
2.無麻疹相關疫苗接種史。
3.發病前三周內,曾有麻疹流行地區旅遊史。

#李尚謙 #衛福部 #麻疹 #急診 #急診室 #N95

麻疹是急性傳染病,能1傳18。
輕者皮疹,重則腦炎、危害生命。

李尚謙醫師說明,麻疹是一種因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被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其可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患者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傳染力強,R0值約18,也就是說光是1位患者就可以傳給18人(新冠肺炎Omicron為10)。若確定曾經得過麻疹通常終生免疫,否則未曾得過或不曾接種麻疹疫苗者都可能感染。

醫師更進一步說明,患者通常在出疹前後4天都具有傳染能力;若沒有出疹,則在發燒的前2天至退燒後3天可為傳染期。麻疹潛伏期通常約在14天左右,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包括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等,約3-4天後出現紅疹。不過臨床上也曾遇過沒有疹子的個案。

麻疹雖不像新冠肺炎剛起那幾年對生命安全具有直接的威脅性,不過李尚謙醫師表示,根據統計,約5-10%的患者可能因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腦炎,若出現腦炎併發症,恐怕影響智力,甚至危害生命。因此即便威脅性相對不高,一樣不可大意。

#李尚謙 #衛福部 #麻疹 #急診 #急診室 #N95

麻疹尚無特效藥可治療,
暴露或被感染了怎麼辦?

若不慎暴露,李尚謙醫師表示可藉由預防措施加以防範。若是在72小時內、也就是三天之內,可施打麻疹疫苗;若是在六天內則施打免疫球蛋白。

李尚謙醫師指出,台灣在1981年便開始全面實施MMR(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預防注射,保護力可達95%、持續20年。抗體可能隨年齡而逐漸減少,需留意。因此建議若曾接種疫苗者,可再補接種一劑;未曾感染或接種疫苗則可施打兩劑。而若有需要帶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麻疹流行國家,可自費新施打一劑麻疹疫苗,待一歲後再依公費時程施打下一劑。

麻疹尚無針對病毒的特效藥,不過可用支持療法進行治療,因此若被感染也不用太緊張。李尚謙醫師表示,若是被感染,妥善治療並落實自主健康管理,通常約18天左右便能痊癒,不過皮疹消退後可能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症狀嚴重者則可採支持療法與併發症治療。

#李尚謙 #衛福部 #麻疹 #急診 #急診室 #N95

《延伸閱讀》

.保護長者、小朋友必看!成人預防疫苗你打了幾種?李秉穎詳解

.免疫負債常見8疾病症狀!小心「病菌圍攻」,風險族群早打疫苗。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