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有食譜》五穀雜糧粥解便祕!3步驟做「香菇玉米粥」加點絲瓜更對味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15日02:00 • Uho編輯部

五穀雜糧粥對身體有多項好處,而不同年齡適搭配的五穀雜糧也不同。中國營養顧問劉桂榮於《超級穀食270選》一書中,整理最完整的穀物知識與食譜,包括小米、薏仁、黃豆、核桃⋯⋯等55種穀物功效超詳解,專為現代人打造「快速、簡單、無負擔」的五穀食譜,讓民眾在忙碌生活裡,也能享受好「食」光。以下為原書摘文:

五穀雜糧因保留了表皮,不易煮熟,口感粗粒,且不易消化,而長時間的熬煮可以讓五穀雜糧產生糊化作用,變得軟熟、易消化,彌補五穀雜糧不易消化的缺點,有養胃補虛的功效。

五穀雜糧煮粥,其所含的礦物質等營養素更容易析出,也更容易被身體吸收。而且五穀雜糧粥中含有大量水分和膳食纖維,可以刺激腸胃蠕動,緩解便祕。尤其適合老年人以及工作壓力大的年輕人食用。

五穀雜糧粥養胃補虛

五穀雜糧四季養生粥

1. 春季:避風寒、解鬱清熱食材

中醫認為,春三月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體陽氣向上向外疏發,應養五臟之肝,宜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盈。飲食宜選擇具有助陽升發、避風寒、解鬱清熱、養脾胃、疏肝健脾作用的食物。材料宜選擇清淡,不宜選用乾燥、辛辣的食物。

此時宜用糯米、薏仁、燕麥、綠豆、山藥、大棗、芝麻、杏仁、芋頭、地瓜等五穀雜糧搭配煮粥,可養肝調脾,理氣養血。如煮地瓜燕麥粥、糯米大棗粥、山藥粥等。

2. 夏季:清熱健脾、去火利尿食材

夏季陽氣外發,伏陰在內,體內易積熱,有燥氣,易出現身體發懶無力、無精打采、無食欲等症狀。此時宜選擇有清熱健脾、去火利尿作用的食材。可用白米、糯米、綠豆、紅豆、核桃、大棗、芋頭、枸杞子、杏仁、芝麻、蓮子、栗子等搭配煮粥,有健脾養胃、清熱去火、去煩養心的作用。如綠豆粥、蓮子大棗粥、紅豆芋頭粥等。

3. 秋季:潤燥、養陰功效的食材

由夏至秋,陽消陰長,人體腸胃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易出現腸胃疾病,而且秋季天氣乾燥,呼吸系統缺乏滋養,易出現乾咳、哮喘等問題,皮膚也容易出現乾燥。因此,秋季飲食宜滋養,多選用具有潤燥、養陰功效的食材,少食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物。

可用薏仁、玉米、綠豆、扁豆、山藥、芝麻、百合、杏仁、栗子、核桃、花生、大棗等五穀雜糧,搭配蜂蜜煮粥,如百合薏仁粥、山藥核桃粥、花生大棗粥等。同時適當多飲豆漿,可緩解秋燥。

4. 冬季:溫補功效的食材

冬季萬物閉藏,人的陽氣也潛藏於內,新陳代謝速度降低,陽氣與養分積蓄在體內,因此需要「冬藏養腎」,飲食也宜選擇具有溫補功效的食材,五穀雜糧中可適當多食小米、白米、芡米、黑豆、栗子、山藥、核桃、龍眼、大棗、地瓜、馬鈴薯等,可煮紅豆栗子小米粥、山藥龍眼粥等,還可以將黑豆與核桃、芝麻一起做成黑豆核桃豆漿飲用。

抗老防衰五穀粥

【香菇玉米粥】

原料:嫩玉米粒50克,白米30克,香菇3朵,絲瓜、豬瘦肉各20克,油、鹽各適量。
作法:

  • 豬瘦肉洗淨,切粒,加鹽醃片刻;嫩玉米粒、白米洗淨。
  • 香菇去蒂,洗淨,切丁;絲瓜去皮,洗淨,切片。
  • 白米、嫩玉米粒加適量水,滴兩滴油,大火燒開,放入豬瘦肉、香菇、絲瓜煮開後,改小火熬煮成粥,調入鹽即可。

功效:補肝腎、健脾胃、益氣血,潤腸通便,可抗老防衰,益胃和中。

(本文摘自/超級穀食270選:百穀全書與美味食譜大集合/大都會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