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病毒疫情爆發 今年累計4死 疾管署成立應變小組
台灣爆發新生兒腸病毒疫情,今年累計已有5例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且造成4例死亡,死亡率高達8成以上。疾管署今天(17日)宣布成立應變工作小組,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這波疫情預估至少延燒至7月底,呼籲家中有新生兒的民眾一律謝絕訪客。#央廣記者劉品希的採訪報導#
今年國內整體腸病毒疫情反常,過往4至6月為腸病毒流行期,但上週就診人次僅6千多,距離單週1萬1千人次的流行閾值尚有一大段距離,疾管署預估到9月開學後才會進入流行期。不過,國內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卻相當嚴峻,今年已累計7例腸病毒重症病例,其中5例為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並造成4例死亡。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台灣也曾在2018年爆發新生兒腸病毒疫情,當時同樣是伊科病毒11型肆虐,造成8例重症,其中7例死亡,死亡率高達8成以上,如今時隔7年捲土重來,這波新生兒腸病毒疫情來勢洶洶,因此,疾管署即日起成立應變工作小組,與地方政府共同執行各項應變策略,包括持續查核全台托嬰中心與產後護理之家,本週也將陸續召開重症病例討論會與專家會議,商討此波疫情的醫療處置建議與防治策略。
羅一鈞表示,根據2018年經驗推估,此波新生兒腸病毒疫情至少持續至7月底,他呼籲民眾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家中如有新生兒,一律謝絕訪客。他說:『(原音)就是因為這個伊科病毒11型,如果是感染了大小孩或者是大人的話,多半都沒有什麼症狀,或者症狀非常的輕微,所以你只要有可能帶有這個病毒、但是沒有症狀,而來接觸新生兒或者是孕產婦的話,都有可能把這個病毒傳進來,所以只好採取比較相對堅壁清野的一個態度,也就是說,這段期間一直到7月底,我們是強烈呼籲家中如果有新生兒的民眾謝絕訪客。』
出席記者會的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表示,這波新生兒腸病毒疫情來得又凶又猛,與常見的腸病毒71型不同,伊科病毒11型會先攻擊肝臟、心臟、腎臟,最後再引發腦炎,病程在1天內就可能發展為敗血性休克。新生兒腸病毒可能藉由胎盤、產道或產後感染,他呼籲孕婦在產前2週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肋肌痛等,應主動告知醫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