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賴清德欲過境美國遭拒?台灣外交部否認

德國之聲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8小時前 • 周昱君 (《金融時報》、路透社、彭博社等)

(德國之聲中文網)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na)本月曾透露將於8月迎接台灣總統賴清德到訪,外界關注賴清德是否在出訪中南美洲途中過境美國。不過,《金融時報》週二(7月29日)引述知情者說法稱,中國向美方表達了反對此事,隨後美國總統川普便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

報導稱,賴清德政府此前曾與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洽談在紐約舉辦活動、預計賴清德也將出席;此外,他也打算造訪德州達拉斯。目前不清楚美方僅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還是完全不允許他過境任何美國城市。一位高階美國官員透露,台美雙方都在「努力補救情況」,現在尚未取消行程。

路透社消息則指賴清德是把原定於8月的外交出訪,往後延到今年稍晚。這些行程包含台灣的中南美洲友邦瓜地馬拉、貝裡斯和巴拉圭,且可能過境美國達拉斯;雖未正式確認,但台灣已在跟各國政府商討。一位知情者說:「沒有取消出訪這回事,事實上今年晚點就會進一步安排行程。」

週二上午,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回應上述報導,重申台灣總統府說法,稱總統出訪都會照往例,等行程定案後再適時對外公布。他表示,考量到最近台灣南部剛經歷風災,再加上台美關稅談判、區域情勢等因素,賴清德「近期暫無海外訪問的安排,更沒有所謂延期、取消、或者美方不同意過境的情形」。

擔心破壞美中互動?

上述報導發布時,正值川普試圖緩解美中緊張關係之際;雙方代表團本週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貿易談判,有觀察指兩國也在嘗試安排川普和習近平在今年秋季會晤。

彭博社稱,部分人士擔心美國若允許賴清德過境,恐怕會破壞美中貿易談判進程以及領袖峰會的安排;川普政府的態度也讓部分美國和台灣官員不安,擔心川普對中國讓步太多、甚至懷疑台灣可能淪為貿易戰的談判籌碼。

不過,川普週二在「真實社群」平台發布貼文,否認主動「尋求」跟習近平舉行峰會,稱除非習近平邀請,他才會考慮造訪中國,「否則我沒興趣!」該貼文並未提及涉及台灣或賴清德過境的問題。

國際危機組織(ICG)資深東北亞分析師楊皓暐告訴DW,這可以看成川普釋出的訊號,欲展現他並沒有在跟中國交涉的過程中「先示好跟放軟身段」,因為此前美國恢復輝達(NVIDIA,又稱英偉達)的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中國等做法,已被外界視為川普「為了跟習近平見上一面」而做出的退讓。

「從這一次整個美方處理方式,可以看得出來台灣的議題在整個兩岸、或者是美中台關係的框架底下,對川普來講,重要性是沒有到很高的。」

楊皓暐認為,台灣政府不該再繼續以「被動態勢」面對美國,反而有必要「主動出擊」、捍衛自身利益,例如嘗試跟川普政府的核心決策圈建立更高層級的互動,才能更清晰了解川普本人如何看待台灣議題。

川普態度讓中國掌握主導權?

自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賴清德還沒有造訪過美國,但去年底曾以總統身分過境夏威夷和關島。彭博社報導指,那次過境行程亦曾延後數月,因為當時拜登政府希望賴清德等美國大選之後再赴美。

川普政府的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本月初則表示,台灣總統等高階官員過境美國「符合過去慣例,一也完全符合我們長期的政策」。

對於賴清德可能過境美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上週二(22日)說美方應謹慎處理台灣問題,「中國一貫反對台灣領導人以任何形式、任何藉口『竄訪』美國的行為」。

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向彭博社表示:「政府內部至少有些人把我們跟台灣的夥伴關係放到跟中國的談判桌上,這非常令人擔憂,也對北京釋放出危險的訊號……在北京對台採取益發具強迫性的行為之際,美國需要釋出明確的訊息,也就是承諾遵守長期的往例,而非允許北京再一次任意改變規則。」

《金融時報》引述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兩岸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觀點指:「川普應該挺身面對中國的壓力,而不是屈服……川普釋出『美台關係有些方面可以協商』的訊號,將會削弱美國的震懾力,讓習近平更敢於在台灣議題上施壓、獲取更多妥協。」

拜登時期曾任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的杜如松(Rush Doshi)也說,中國可能繼續向美國伸手,例如改變對台政策,或是要求美國提供更先進的科技,「到時候美國要怎麼做?」

印太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do-Pacific Security)董事會主席薛瑞福(Randy Schriver)則表示,若川普政府是為了討好北京而不讓賴清德過境紐約,「這會是個錯誤」。「涉及台灣,永遠沒有所謂好的時機,這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川普因中國抗議拒讓賴清德過境?AIT簡短回應曝美方真正態度

風傳媒
02

花蓮議員提案退稅於民普發5萬 縣府:財源未定

中央通訊社
03

罷免不同意「差1里」全壘打!林德福揪錯 新北市選委會認錯…原因曝光

太報
04

AIT:台灣總統過境符合美方長期政策 這點不變

中央通訊社
05

新莊箱屍案相驗結果曝!無致命傷勢將進行解剖

EBC 東森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9

張文耀
什麼台美關係史上最好,都是屁啦,現實面就是中國對美利益大於台灣,還有傻子青鳥以為美國會幫我們打中國喔,臉被打腫了,還不信🤣
10小時前
陳冠廷
賴清德搞到天怒人怨還想用人民納稅錢出國玩 孝敬美國爸爸出賣臺灣 結果川普根本不想見你
11小時前
高康邁
笑死 虧之前小德子舔成這樣 哈哈哈哈
10小時前
Stan Tsai
就算沒有談判,川普也不會讓我們總統過境。 黑心的生意人算的很清楚,過境與否你一樣要掏錢買武器,一樣美積電,一樣高關稅,一樣可以搞死你,跟政治人物和算計不同。
10小時前
溫柔
有人一直自我感覺良好! 不要以為跪舔美普人家就會把你當一回事,你拿的出來比中國更多/更大的讓利嗎?被當籌碼耍著玩還沾沾自喜。
10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新莊驚見箱屍 死逾1週

中華日報

日本籍男子涉捷運站偷拍女子裙底 士院判刑4月

中央通訊社

活電施工 水電行老闆裝冷氣遭電死

中華日報

南部雨災 賴指示中央地方合作

中華日報

〈社論〉拋開大罷免,全力迎戰嚴峻經濟逆風!

中華日報

藍拚8/23反罷 黨魁選舉擬9月登記

中華日報

毒通緝犯開賓士違停拒檢逃逸!市區內撞4車釀1傷 落網解送歸案

三立新聞網

2024總統選舉政治獻金專戶剩餘曝光 「這組候選人」剩2800萬最多

三立新聞網

名家論壇》邱師儀/準備處理台灣議題的川普

NOWnews 今日新聞

新莊箱屍案 27吋行李箱是空姐愛牌!市價近萬元

EBC 東森新聞

沈伯洋遭批「民進黨之恥」綠營大老跟進!本人回應了

民視新聞網

嘉175線大雨積水嚴重 暫時封閉(圖)

中央通訊社

反制南非 外交部擬限制晶片輸出

中華日報

頭屋鄉選區劃分須上報? 中選會:苗栗縣選委會主責

中央通訊社

嘉義水上時雨量達44.5毫米 嘉175線積水封閉

中央通訊社

IPAC「團結挺台共守民主」國際晚宴 8/26台北登場

中央通訊社

政院雲嘉南前進指揮所啟動

中華日報

稱「安置」不等於棄養 林智堅前幕僚護航言論又遭炎上

上報

為保藍委許淑華籲823公投、罷免都投不同意 小草灌爆轟:過河拆橋!

自由電子報

貝里斯外交次長訪台:台貝邦誼建立於共享民主人權價值

自由電子報

新竹市犬「棕棕」遭林智堅棄養 動團怒批:狗不是可下架的宣傳品

上報

周大觀跨海傳愛北京癌童

中華日報

美食展8/1登場 一站吃遍好料

中華日報

周台英、陳忠慶29件研究案涉抽血 教育部下周查核台師大、台大、北市大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加熱菸首波有條件通過審查可合法販售 菸捐、海外購回自用待研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迎戰823投票!罷團跨區支援 民進黨擬「精準打擊」7藍委

三立新聞網

別氣餒!他曝24被罷藍委已「留校察看」 下屆大選恐難以連任

民視新聞網

台積電設廠效應美鳳凰城成台商置產新標的

NOWnews 今日新聞

被嗆「大罷免是西進投名狀」 館長怒批黃光芹:為什麼要這樣逼黃國昌?

風傳媒

國軍撞民車怎解?她建議裝「行車記錄器」顧立雄苦笑畫面曝

民視新聞網

賴總統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連線4縣市長關心災情

中央通訊社

新莊箱屍案 新北警:擇日解剖、調閱監視器緝兇

中央通訊社

新莊箱屍命案 鑑識人員採證調查(圖)

中央通訊社

貝里斯外交次長:台貝邦誼基於民主人權續創經貿契機

中央通訊社

先安內!「賴卓體制」暫穩續迎挑戰 黨內促會期後府院檢討調整

太報

總統候選人政治獻金餘額曝光 他專戶剩2800萬成三黨最多

上報

南市16高階警官人事大風吹

中華日報

白營「不分區立委2年條款」存續否? 民眾黨創黨元老:如果可決定,會維持

台灣好新聞

網購牙周病特效藥 婦險賠20萬

中華日報

財劃法花蓮多161億元 議員提普發5萬 國民黨反對、民進黨批雙標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