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美國以「反以色列」為由 再度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美國周二(22)宣布再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由於華盛頓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反以色列」的偏見,美國退出將於2026年12月生效。
根據《德國之聲》的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表示,退出的決議與該組織推動「分裂的社會和文化事業」的議程有關。
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Audrey Azoulay)表示對美國的決議感到遺憾,但是「意料之中的事」,組織已經做好準備,並否認反以色列的指控, 稱這項說法與組織努力的現實矛盾,特別是在大屠殺教育和反猶太主義鬥爭領域的努力。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組織接納巴勒斯坦的決定,非常有問題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巴勒斯坦國為會員國的決定非常有問題,違背了美國的政策,並導致該組織內部反以色列言論的氾濫。
巴勒斯坦在2011年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由於巴勒斯坦國家主權的爭議性,這也是巴勒斯坦首次獲准以成員國身份加入聯合國機構,即使是以觀察員的身分,而非正式會員國, 外界仍一致認為是巴勒斯坦爭取獨立的外交勝利。
然而,以色列與美國對這項決議強烈反對,認為巴勒斯坦在與以色列達成的和平協議下實現完全建國之前,不應加入國際機構或條約。
川普兩次退出皆以聯合國「反以色列」為由
1983年,美國首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雷根政府認為該組織存有反西方的偏見。2003年布希時期,重回該組織。2017年,川普退出,退出理由包括「拖欠會費、該組織需要進行根本性改革,以及持續存在的反以色列偏見。」2023年在拜登政府執政下,重回教科文組織,如今,川普再次以反以色列為由,選擇退出。
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知總幹事阿祖萊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如今已成為就具體、以行動為導向的多邊主義達成共識的難得論壇,美國退出組織的理由卻與7年前一樣。
美國退出,對組織財政與象徵性造成打擊?
根據《TIME》的報導,美國退出將於2026年12月生效,屆時將對該機構的財政與象徵性產生重大打擊,美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最大捐助國之一,沒有美國的資助,機構可能面臨縮減與重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黛麗·阿祖萊表示,「機構近年來已進行結構改革,目前美國財政貢獻僅佔本組織總預算的8%,實現資金來源多元化,美國的財政貢獻的下降已被抵銷。」
美國官員警告:退出可能將影響力拱手讓人
在象徵性部分,美國作為強權國家,退出勢必降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國際上的代表性,但對於這部分也有別的看法,美國官員曾警告,退出可能會將影響力拱手讓給戰略競爭對手,例如中國,特別是在人工智慧治理等快速發展的領域。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