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TAIWAN「黃翊與庫卡」大阪首演 人機共舞撼心靈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楊明珠大阪3日專電)「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在大阪世博期間,於百年建築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推出一系列展現台灣文化軟實力的表演。「黃翊與庫卡」的人機共舞今天下午首演,細膩、溫暖的表演讓日本民眾驚艷。
編舞家黃翊與工業機器手臂「庫卡(KUKA)」的合作演出,自2012年首演至今已巡演47座城市,2017年起更特別為視障者製作口述影像,這次是「黃翊與庫卡」首次登日,特別邀請日本聲優錄製日文版,也是繼去年在美國林肯中心推出英文版後,團隊再次以在地語言實踐無障礙藝術。
演後座談中,黃翊表示,口述影像的加入,是為了擴大藝術參與的可能性。藝術如果可以讓更多人接近、透過口述影像讓視障朋友也能夠參與藝術,是讓「無用之用」的藝術真正能幫助人們生活的一種方式。
這次來到日本演出,黃翊也形容就像是「圓夢」,因為與機器人共舞的靈感其實就是來自日本人氣漫畫「哆啦A夢」。他還現場秀出小時候繪製、一直被父親珍藏的「哆啦A夢」畫作。
他表示,雖然年幼時生活較困苦,但是「哆啦A夢」的故事讓他相信「科技可以改變命運」,而「哆啦A夢」用道具幫助大家的設定,影響了他創造與機器互動的表演形式。他並笑說,真的要謝謝藤子不二雄創造了「哆啦A夢」。
黃翊也分享他對庫卡的觀察。他表示,和庫卡合作十多年,有點像是「一點點把自己的靈魂轉移到庫卡的身上」,不過自己身為舞者,身體會隨年齡變化,「但庫卡的時間軸好像一直維持在我們初次合作的那個時刻」。
有觀眾好奇庫卡的心境轉變,他形容,庫卡就像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小孩,持續以小孩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他表示,看到合作的舞者愈來愈老,「其實我也很想知道庫卡在想什麼」。
「黃翊與庫卡」今、明兩天共演出3場次,每場次600席次的預約幾近全滿,開場1小時前就有數百名觀眾大排長龍,等待入場。
家住大阪的54歲觀眾鳥井美雪對中央社表示,她在「台灣光譜」展演場所VS.(at GRAND GREEN OSAKA)看到宣傳,得知有這場「人機共舞」表演,感到非常好奇,於是報名參加。
她說,以前沒聽過黃翊這位舞者的名字,原本還以為所謂「人機共舞」是與人形機器人共舞,沒想到到場欣賞才發現,竟然是與機器手臂共舞,卻又能將人的情感、戀愛淋漓盡致地呈現,讓她深受感動,體會到「原來愛真的能夠用舞蹈呈現出來」。她表示,由於這場演出實在太精彩,令她很想參加We TAIWAN的其他活動。
除了「黃翊與庫卡」之外,We TAIWAN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還將帶來狠劇場最新沉浸式作品「放開你的頭腦」、集合4大單元10部作品的「遺留未來VR360播映」、精選10部台灣電影的「台灣電影的璀璨今昔」,以及呼應日本盂蘭盆節的「魔幻台灣—台灣文學展」。(編輯:高照芬)1140803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