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內外交迫 賴清德困局更艱難!
■丁仁方
台灣近來政經情勢受到高度關注的三件大事,一是大罷免以二十五比零收場,二是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行程喊卡,三是美國宣布對台關稅百分之二十,高於日、韓。這三個轉折,已使得台灣內外處境更形艱難,也對賴的連任之路帶來重大影響。
七二六大罷免以二十五比零收場,確實與大多數人事前的判斷出現很大的落差。從結果來看,有三個數據值得分析:
第一,整體平均投票率突破百分之五十五,遠高於二0二0年的高雄市罷韓投票率是百分之四十二,創罷免案投票率歷史紀錄;第二,七人的同意罷免票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門檻,但仍遭到多數否決;第三,有七人的不同意票數,超過了二0二四年的當選票數。
大罷免潰敗 賴清德民調重挫
進一步分析,藍營立委得到基本盤以外的支持,「藍白合」則是最重要關鍵。罷免基本上是動員戰,綠搞仇恨值,藍則透過反賴、反綠造勢。結果,藍、綠也都各自催出了七成左右的支持者。
但白營出馬挺藍,並將投票率、不同意票數都拉高,成了藍綠對決的關鍵少數!這等於複製了去年十月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藍白聯手固樑的模式。
藍白合原本主要只在立法院議事攜手,在地方選舉中尚未建立合作模式;此次以「反賴」為合作基礎,成功催票,在二十五個罷免區完勝。前瞻二0二六年地方選舉、乃至於二0二八年大選,很有機會藍白共推候選人。
大罷免之後,賴清德最新民調重挫。賴去年當選的得票率是四成,美麗島公布的最新民調,賴執政滿意度剩下百分之三十四、反映原有的支持者已經走人。這是賴從政以來的最大危機,情勢之嚴峻,更甚於賴在台南市長任內面對的登革熱嚴重疫情。
國民黨拍板十月十八日改選黨主席,如果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希望順利交棒的基調不變,而二0二八大選藍白合又出現契機,預期明年卸任台中市長的盧秀燕出馬接棒黨主席的可能性非常高。
政黨競合 大方向不利民進黨
新的國民黨主席必須適時針對兩岸與國際議題表達主張、提前營造全國聲望與格局高度,可避免重演侯友宜倉促上陣的困境;更重要是為二0二六做好政治鋪排、穩住縣市長、議員及鄉鎮長的地方實力。
藍營向來在地方選舉有相對優勢。明年的地方選舉,考驗藍白在幾個選區的縣市長、議員是否有合作的空間,若能站穩、甚至共創雙贏,二0二八大選翻盤的機會就更大了。
至於民進黨方面,賴目前的處境,與蔡英文首任執政前期民調下跌期的狀況相似,但當時的蔡英文找了賴清德出來組閣,再加上香港「反送中」風波加持,終於穩住陣腳。
如今,大罷免之後,民進黨政府內閣改組的呼聲又起。蔡英文當時還有賴清德接閣揆,賴清德現在能找誰救援呢?如果賴的執政滿意度持續回不到四成以上,又拿不出具體政績,二0二八的連任之路就很坎坷了。
民眾黨現在是關鍵少數,政黨支持率約在百分之十五左右,白營反綠、反賴的路線,在大罷免之後愈趨明顯。從政黨的競合角度觀察,大方向確實對綠營很不利。
抗中保台牌 邊際效應已遞減
大罷免二十五比零的結果,也看出綠營「抗中保台」的邊際效應已在遞減。民進黨前秘書長林右昌積極推動大罷,就喊出「罷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罷團亦以「反共護台」為號召,但都沒有撼動藍白的基本盤,白營還是出來投票。
即使在大罷免前兩天的七月二十四日,在發生世大運出現搶奪賀電事件,亦未進一步發酵。回顧二0一六年的周子瑜事件,當時也發生在投票前夕,瞬間挑起兩岸關係情緒,民進黨在當次投票大獲全勝;但此次世大運搶奪賀電事件,或許催出了綠營的票,卻沒有說服白營、中間選民,影響也不大。
綠營的「抗中保台」牌,向外拓展票源的動能有限,但對鞏固自己的基本盤還是很有效的;因此,綠營還會繼續打這張牌,特別是在總統、立委的二合一選舉。
只是綠營等不到二合一選舉,搶先在大罷免時就打出「抗中保台」,但激化對立的效應很薄弱;若還要在二0二六年地方選舉繼續操作,只會加速遞減邊際效應而已,持續到二0二八,作用又會更弱了。
賴清德政府對內遭逢大罷免大失敗,近日,過境美國紐約的安排也被喊卡,這是外交的重大挫敗。顯然,川普考量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此時刻意對大陸放軟,不希望美「中」關係受到台灣干擾。
美國考量自身利益 犧牲台灣
拒絕總統在美國本土過境訪問,並非台美互動慣例。這次明顯是美國考量自己的利益,把台灣犧牲掉了。賴總統灰頭土臉,對台灣也是重傷。
同時,川普也公布了對台課徵關稅達百分之二十,但稅率高於日本、韓國的百分之十五,除了對台灣出口非常不利,未來台灣是否進一步開放農漁產品進口?恐將進一步衝擊民進黨在南部縣市票倉。
美國步步進逼,賴政府無力招架,主要是台灣沒有籌碼。民進黨政府一面倒向美國,把最重要的籌碼台積電主動奉送赴美投資設廠後,台灣只剩下軍購、開放市場被美國予取予求,與歐盟處境如出一轍。
但即使如此,賴清德也沒有調整兩岸政策的跡象。大罷免違反民主憲政原理、代議政治運作機制,全世界絕無僅有,把在野國會議員集體打為中共同路人,實在太過勉強,但賴還要繼續拚八二三的罷免投票。
賴稱「接受人民監督」,又要「與公民並肩同行」,但七二六不同意大罷免的民意已經很清楚,賴要並肩同行的罷團只是社會少數,決策邏輯明顯矛盾,台灣內外交迫的困局只會愈加艱難。
(南台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