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引發質疑 《電訊報》:為何不承認真正存在的國家「台灣」?
英國、法國與加拿大預定於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支持承認巴勒斯坦建國。這項舉措是否真能為加薩地區帶來停火協議、終止人道危機,仍有待觀察。然而,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國防與外交事務編輯考夫林(Con Coughlin)於評論中直指英國政府的矛盾,既已表態將承認「想像中的」巴勒斯坦,為何卻不考慮給予「實際存在」的國家——台灣——同等的地位?
目前,巴勒斯坦地區由兩個實體分治:約旦河西岸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控制,加薩則由廣被西方國家認定恐怖組織哈瑪斯(Hamas)掌握,且自2006年以來,加薩未曾舉行全國性選舉,政治制度失靈,法治與安全體系幾近崩解。
台灣民主運作完善,也是英國經貿夥伴
相對而言,台灣自1949年建立政權以來,已完成三次政黨輪替、七次總統直選,擁有成熟的法治制度、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儘管中國持續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台灣仍穩定舉行自由且公正的選舉。根據《經濟學人》2024年民主指數(Demacracy Index 2024),台灣排名全球第12。
台灣除了是運作完善的民主政體,也是英國的重要經貿夥伴,雙邊貿易額目前平均每年約為93.4億英鎊。
然而,儘管施凱爾(Keir Starmer)願意承認一個尚未建國、缺乏邊界、政府功能薄弱且貿易選項有限的地區,他卻對提升與一個民主繁榮、戰略友好的實體——台灣——的外交關係,保持異常沈默。
英軍在台灣海峽執行任務,象徵對區域安全
這種避談台灣的態度,在英國官方政策明確主張「保護台灣免於中國侵略」的前提下,更顯矛盾。英國皇家海軍定期在印太地區,特別是台灣海峽,執行「航行自由行動」,象徵對區域安全的承諾。
英國對台軍事支持的明確性,也體現在其最新航母「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目前參與印太地區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聯合軍演。這場多國演習動員3.5萬名士兵,目的即在威懾中國可能對台發動攻擊。
英國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近期對英國保衛該地區的承諾態度強硬。他表示:「如果我們必須戰鬥,就像歷史上曾經那樣,英國與澳洲將並肩作戰。我們一起演訓,讓我們更準備好應對戰鬥,也因此更具嚇阻力。」
考夫林尖銳指出,我們幾乎不可能聽到希利或任何工黨閣員,用如此堅定的語氣來談論保衛一個尚未存在的巴勒斯坦國,假如那個國家真的有朝一日能實現的話。
此外,英、美、澳三國於2023年簽署的《AUKUS安全夥伴關係聲明》也確認,英國將自2027年起於印太地區輪派部署核潛艦,並與盟國合作發展先進軍事技術。這一安排正是英國2021年《綜合審查報告》中所提「印太傾斜」戰略的延伸與實踐。
英國反對中國武力犯台,卻不願政治承認台灣
自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以來,英國長期奉行「一中政策」,將北京視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對台灣則採取「不承認但保持實質互動」的模糊態度。即使如此,英國仍積極與台灣保持經貿往來,並在安全議題上日益靠攏。
然而,近期情勢發展使這項戰略模糊政策日益難以為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言「統一台灣」是其2049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並授權中國軍隊大幅擴軍備戰。部分西方軍事分析人士預測,中國可能於2027年前具備對台全面開戰的能力。
英國政府一方面聲稱堅守民主價值、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另一方面卻遲遲不願對台灣做出政治承認。在軍事合作與戰略部署日趨深化的同時,政治表態的缺位將使英國在未來衝突中陷入尷尬。(推薦閱讀)加薩餓童震撼歐洲,英國警告:再不停火,就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怒批助長恐怖主義
如果英國已準備為台灣冒著與中國開戰的風險,為何不能在外交上做出與巴勒斯坦相當的承諾?否則,一旦衝突來臨,英國可能會面臨一種極其不穩定的情境,「為一個它從未承認主權的對象而戰」。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