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父母必學!為愛前行的光,教你化解教養危機【Hami書城|AI店長】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現在的父母將遇到哪些教養挑戰,又要如何面對這樣的現象呢?
算一算,許多千禧世代,也就是七年級生開始擔任父母的角色。然而現在的教養環境跟過去已大不相同。這一代的父母經歷解嚴、網路盛行、疫情、108課綱、AI浪潮等等變化,這些衝擊讓他們無法挪用上一代的育兒模式。
《親子天下》雜誌第133期調查三千位家長指出,當今父母最大的挑戰,已不再是與上一代育兒觀念的磨合,比起外在衝突,他們更加苦惱自己該如何平衡生活、調適情緒,並且在教養中保有自我的成長
有六成四的父母坦白,他們時常感到焦慮,看到社群媒體上別人光鮮亮麗的育兒日常,總覺得自己「好像不夠好」,壓力也越來越大。
調查也發現,超過八成父母表示,他們不想再用權威式教養,而是希望自己能成為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這種教養強調要先穩住父母自己情緒、理解孩子的感受,再來談行為。
有聲書《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11個暖心對話練習,走進孩子的心》
胡展誥心理師也在有聲書《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強調:自我覺察是教養的核心。他提醒我們,親子關係最重要的不是糾正表面行為,而是要看見背後的需求。書中提出了幾個實用觀念,幫助我們了解孩子,更了解自我:
首先是「慢慢來比較快」。當我們太急著關心、糾正孩子,反而容易讓他們退縮、不願溝通。唯有放慢速度,才能有更細膩地理解。
其次,他提出所謂ATM行為分析法。分別是Action行為、Target目標、Motivation動機。讓我們不要只停留在孩子的行為表面,而是更深刻理解他想達成的目標,以及懷抱的動機。每個孩子都有「被連結」、「被肯定」,以及「對未來有期待」這三種需求,只有當這三種需求獲得滿足,才能帶來真正深刻、有交流的陪伴。
本次介紹的資料不約而同指出,教養的核心並非怎麼控制孩子,而是父母自身的改變。學會控制情緒、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尊重並接納孩子的感受才是關鍵。
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要先擁有幸福感。只有當父母接納、原諒自己,看見真實的自我,家庭裡才能找回最初的愛,走得更穩、更長久。教養,不只是把孩子養大,而是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面對世界。
如果你正感到迷惘與焦慮,請記得──你不是一個人。為孩子努力的同時,你也正在成為當下最好的自己。願我們都能成為那道為愛前行的光,陪伴孩子,也陪伴自己,走向更幸福的未來。
上述《親子天下》雜誌第133期、有聲書《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都可以在擁有萬本以上電子書刊的Hami書城月讀包裡找到。還未付費的用戶可先註冊登入成為體驗會員,可享有7天免費體驗,或直接申租Hami書城月讀包,即可享受主流報紙、雜誌、暢銷書及有聲書等豐富內容。也邀請你訂閱Hami書城youtube官方頻道,一起來閱讀吧!
================================
👉 Hami書城電子書50元折價序號:HLDAY205
本券至2025/12/31前有效,售價滿200元電子書每本可折抵50元。
👉 LINE TODAY頻道粉絲獨享月讀包優惠: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