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聯來了!全聯買下大潤發,揭開台灣零售市場新戰局【Hami書城|AI店長】
你最近有沒有發現?許多大潤發賣場紛紛換上新招牌,變成了「大全聯」,正式宣告:這個近30年的品牌走入歷史。
換招牌的背後,其實代表了台灣零售市場進入新戰局。今天就讓我Hamiko帶你拆解:為何全聯要買下大潤發?背後的經營策略是什麼?另外,為何百貨、超市的功能越來越像,都在強調體驗經濟呢?
在聊大全聯以前,我們先來聊聊百貨公司。想問大家,你最近去一次去百貨公司做了什麼事?現在的百貨公司,重點早已不是賣東西。根據《今周刊》第1489期,全台百貨營收年增加只有1.5%,但從上半年南港LaLaport開幕,統一新百貨Dream Plaza全市場關注,就能知道台灣百貨產業仍是大有可為。
許多人到百貨公司不只是消費,還是在消磨時間。吃飯、看電影、溜小孩、排隊買盲盒……這些體驗成了吸引人進門的主因。誠品生活、新光三越、LaLaport,各個在比「誰的場景最有感」,像誠品裕隆城店直接把整層樓變成美食街,而在南西店則引進高坪效品牌 Aesop,一天營業額能飆破 690 萬!
也難怪日本三井集團來台開 Outlet 時,餐飲比重比日本還高。因為他們觀察到,台灣人約會、聚餐、逛街的順序,都從「吃飯」開始。
除了百貨公司,台灣人假日也非常愛逛大賣場。其實早在2021年全聯就買下大潤發,直到2025年才正式改名。這代表他們是經過測試、觀察,才推出「大全聯」這個新品牌。《住展雜誌》第511期提到,這個目的,就是要讓超市變成「黏住消費者日常採買需求」的場域。例如桃園青埔將開設大全聯,作為新型態的示範店,店裡之後會有新品試吃、DIY手作、變裝秀比賽等活動,還會有美食街與大型生活體驗區,與消費者建立深度連結。這樣的策略背後有個關鍵,那就是洞察消費者的需求。
從售價、品項,再到品牌形象重整,例如他們將大潤發的吉祥物發仔,調整得比較接近全聯的福利熊。這一整套模式在做的,用全聯的大數據與規模經濟,加深與客群之間的連結。
反過來我們也能發現一件事,那就是百貨和超市在空間功能上,變得越來越接近了。
百貨不再只是奢侈品聚焦的空間,它更加接地氣,有話題、有流量。而超市賣場也不再只是單純日常採買,它希望你在裡頭多停留一點,留下來用餐,甚至參加活動。
這就是台灣零售業的變化,零售場域變得「複合化」、「社交化」、「體驗化」。每一家連鎖品牌都在思考:我該如何讓你留下來?又怎麼讓你還想再來?
所以,下一次走進賣場或百貨,不妨多觀察一下他們賣的真的只是商品嗎?還是在打造一種氣氛,一種你想被對待的方式。這些細節,或許存在著意想不到的經營商機。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以上議題,歡迎您前往月讀包閱讀《今周刊》第1489期,以及《住展雜誌》第511期,會有更深入的探討。也歡迎還未付費的用戶可先註冊登入成為體驗會員,可享有7天免費體驗,或直接申租Hami書城月讀包,即可享受主流報紙、雜誌、暢銷書及有聲書等豐富內容。更邀請你訂閱Hami書城youtube官方頻道,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吧!
================================
👉 Hami書城電子書50元折價序號:HLDAY205
本券至2025/12/31前有效,售價滿200元電子書每本可抵50元。
👉 LINE TODAY頻道粉絲獨享月讀包優惠: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