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中醫養生5招延年益壽:太極、八段錦到提肛運動,氣血順暢身心健康

常春月刊

更新於 08月27日07:23 • 發布於 08月28日01:21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中醫師莊可鈞強調,延年益壽重在調養,推薦5種結合中醫養生的概念運動,從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到提肛運動和靜坐深呼吸,讓氣血運行順暢、臟腑功能協調,就能延年益壽、遠離疾病。

1.太極拳

哈佛醫學院將太極拳列為「最適合所有年齡層的抗衰老運動之一」。太極拳是一種結合緩慢動作與深層呼吸的溫和運動,屬於低衝擊性的身心鍛鍊方式,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練習。

莊可鈞表示,太極拳透過連貫而流暢的動作,能有效提升身體的平衡感與協調性,同時增進柔軟度與肌肉力量,不僅對身體有益,也具有放鬆心情、減輕壓力的效果,有助於促進心理健康。

此外,規律練習太極拳還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對於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影響。根據多項研究顯示,太極拳能幫助延緩身體機能的退化,對於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有明顯成效,由於動作緩慢、安全性高,不容易造成關節負擔,即使是有關節問題或體力較弱者,也能安心參與練習,循序漸進地增強身體機能。

2.八段錦

八段錦源自中國古代的養生氣功,名稱中的「錦」,象徵著動作如絲錦般柔順、優雅,整體練習過程注重節奏緩和、動作連貫自然,注重呼吸與身心合一,與西方瑜伽有異曲同工之妙,又被譽為「東方瑜珈」。

莊可鈞表示,全套八段錦共有8個動作,簡單易學,動作不急不徐,講求上下肢協調放鬆、柔和順暢,不論年齡大小都適合練習,是非常適合全家人一起進行的健康運動,每式皆以「自然」為核心,強調身心協調與舒展,能有效提升身體機能與氣血運行。

八段錦的站式練法,從「雙手托天理三焦」開始,逐步調理心肺、脾胃、肝膽、腎臟及泌尿生殖系統,最後以「背後七顛百病消」作結,體現傳統氣功中天人合一的養生理念。整套八段錦對於三焦經、心包經等重要經絡系統,都有明顯益處,進而全面促進身體各系統的健康運作。

前三式「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須單舉」,可增強身體縱向、橫向與斜向的柔軟度,幫助舒展筋骨。後五式「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攥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則著重於脊椎與督脈氣血循環的強化,有助於活動關節、強腰健腎、舒肝養心,並透過動作按摩全身臟腑與經絡,達到促進氣血流通、拉長脊椎、放鬆肩頸的全方位保健效果。

3.易筋經

易筋經又稱「洗髓經」、「十二段錦」,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養生功法,相傳由達摩祖師創編,後經少林寺僧人流傳與修習,成為武術與內功的重要基礎。

莊可鈞表示,易筋經十二式強調筋骨的伸展、內氣的培養與身心的協調,每式動作結合了古人對人體經絡與氣血運行的理解,不僅有外在的肢體鍛鍊,更蘊含內在氣機調理的功效,可強筋壯骨、活血通絡、調和氣血,透過緩慢且有意識的動作配合呼吸調息,達到鍛鍊筋骨、增強體力與延年益壽的效果。

練習之初,以三式「韋陀獻杵」開場,象徵奉獻之意,透過舉手、托掌與轉肩等動作,喚醒上半身肌群,打通氣血。接著「摘星換斗」與「倒拽九牛尾」則藉由扭轉與拉伸動作,開展脊椎與腰背,強化核心力量。「兩手托天理三焦」則是調節臟腑功能、舒展體側,為整套功法的調氣樞紐。

「龍戲水」、「虎抱頭」,透過頭部與上身的活動,放鬆頸肩、促進腦部循環,有助於清神醒腦。而「左右開弓似射鵰」模擬拉弓姿勢,強化肩背與臂力,同時開拓胸腔空間,促進肺部功能。「九鬼拔馬刀」與「三盤落地」,則進一步訓練腰腹與下肢的穩定性,提升整體動態平衡。

最後以「金剛搗碓」收尾,透過有節奏的起落,激發內勁、強壯筋骨,使整套功法在練完後達到通體舒暢、內外兼修的效果。十二式循序漸進、動靜交融,不僅適合想強身健體的人練習,更是現代人釋放壓力、調節身心的理想養生功法。

4.提肛運動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即使年屆87歲,依然能外出狩獵,長壽祕訣之一便是堅持練習撮谷道,所謂「谷道」即指肛門,「撮」則為收縮之意,因此「撮谷道」即是指提肛運動。

莊可鈞指出,根據中醫理論,肛門位於人體經絡的督脈上,透過提肛動作能達到升陽排濁的效果。進行提肛時,肛門周圍的肌肉會間歇性地活動,有助於促進肛周的血液循環,不僅能強化體質,還能預防痔瘡、肛裂、脫肛與便祕等常見的肛門問題。

莊可鈞認為,提肛運動簡單易行,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無論站、坐或躺皆可練習,是日常保健與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

提肛運動的正確做法如下:

1.全身放鬆後,用力夾緊臀部與大腿,配合吸氣,舌尖輕舔上顎,將注意力集中在肛門上,向上收提肛門並稍作閉氣。隨後慢慢呼氣並放鬆全身,過程中應自然進行,不可過於用力或憋氣。

2.每日進行提肛動作99次,每次持續約1~2分鐘,特別是在排便之後,可延長提肛時間至2~3分鐘,以強化肛門肌肉的收縮力與彈性。

5.靜坐深呼吸

莊可鈞指出,「吐故納新」是養生的重要觀念之一,「吐故」代表吐出體內的濁氣、廢氣或壓力,「納新」則是吸入清新的空氣、能量或正面情緒,而靜坐深呼吸正是藉由「有意識的呼吸」,達到調節氣機、養肺強身的目的。

莊可鈞表示,靜坐深呼吸隨時可進行,看似簡單,其實對身體與心理皆具顯著益處,不僅能調理肺部機能,幫助氣血通暢,更可穩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對於現代人長時間久坐、壓力過大,或呼吸淺短的生活型態而言,是一種低門檻、高效能的日常保健法,適合所有年齡層作為日常修養的重要一環。

靜坐深呼吸的正確做法如下:

1.先選擇舒適的姿勢,可靜坐或站立,雙眼輕閉,進入養神狀態,讓身心慢慢沉澱下來。

2.緩緩深吸氣,意念集中於氣息從鼻腔進入,感受氣流下行至丹田(小腹部位),並於丹田稍作停留,讓氣沉下來。

3.接著緩慢吐氣,將體內的濁氣徹底排出,同時體會全身漸漸放鬆,壓力也隨呼氣而釋放。

4.每天早晚各進行5至10分鐘,持之以恆即可見效。

延伸閱讀:
.73歲老翁愛打太極拳但憋不住,打不完一套拳跑3次廁所,原來是「這東西」堵住尿道出口
.5運動幫助提升好的膽固醇,運動時間越長、脂肪消耗越多,騎單車、太極拳都上榜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