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核三延役 翁曉玲:美日曾遭受核災 現在照樣擁抱核電
〔記者劉宛琳/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第2場意見發表會今晚登場,正方代表人、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發言時說,核電是乾淨穩定便宜的能源,是維護國家安全、健康安全、經濟安全最重要也最適合的能源選項。世界各國都在重返核電,就算是美國、日本曾經遭受過核災,可是他們照樣擁抱核電。
翁曉玲說,法國使用核電的比例是高達7成,是美國、日本等使用3、4成以上,核電就是一個世界先進國家都會使用而且大量、佔比很高的能源的選項。台灣現在面臨到的能源的困境就是再生能源的進度跟不上(2025年要達到用電佔比20%),核電又全面都停擺,台電搞了半天,最後還是使用石化燃料用燃煤燃氣來補足這個核電的缺,我們晚上的火力發電高達百分之95,難怪現在有人說晚上的空汙比白天還更為嚴重。
翁曉玲說,這些年來其實民眾也看不出來,到底我們發展綠能是有什麼樣的顯著成效,大部分只看到農田、山頭都是布滿了光電板,還有綠能弊案的出現,以及人民更有感的就是動不動就停電。我們的電價已經連續上漲4次,帶動著物價的飛漲。如果說我們發展再生能源,電費能夠不漲,可以不用去貼補台電的虧損,大家可能也還可以接受。
她指出,但是事實上再生能源它本身就是一個昂貴的項目,它的發電效率及成本遠不如核電的,1公克的燃料管,它的發電量就相當於1公噸的煤的發電量,核電的成本比再生能源少4分之1,也比燃煤跟燃氣少3分之1。像這樣便宜又好用,經濟又實惠的能源項目,為什麼我們政府卻要這個棄之而不用?
翁曉玲說,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臺電虧損、電價上漲,民進黨政府已經連續3年撥補台電虧損4千億,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期間電價也上漲了4次,不都是人民付錢買單的嗎?為什麼這樣子錯誤的能源政策需要由人民去扛?這是大家無法接受的。
翁曉玲強調,核電不僅是便宜乾淨的能源,還是全世界公認最穩定的能源選項,核電發電基本上是不會受到天候的影響的,不像是光電、風電、水力發電是看老天爺給電用。這次丹娜絲風災讓我們看得很清楚,海上十幾萬片的光電板受損,供電瞬間的中斷,讓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及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脆弱,我們必須要了解再生能源它的侷限,不可能承擔整體電力系統的重責大任。
翁曉玲說,過去有人會質疑核三廠研議會不會很危險,現在核三廠過去已經運轉了40年,接下來還可以再運轉20年嗎?目前全球大概有111座的核電廠延役,有13座的運轉時間是超過50年的,不管是美國、歐盟、日韓等國,其實陸續都在核准可以讓核電廠延役。所以從技術的層面來講,其實核電廠延役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也不會出現有危害的風險。
她指出,核三廠的表現在全世界來講也都算是績優生,我國的核管會以及國際原子能總署,過去已針對核三廠已經給予過非常多大大小小的評鑑跟考核,它的安全性是經過官方認證的,大家不用擔心核三廠研議會有什麼危險的問題,只要是在主管機關的監督之下,她相信,核三廠就算如果重啟,也是可以安全運轉的。
翁曉玲說,有人可能會質疑,核三如果延役,核廢料放在哪裡?其實核廢料的處理並不是一個無解題,先進的核廢料技術其實已經可以把整個核廢料的體積減少、毒性降低,同時也可以再提高它的長期的安全存量,這個部分不成問題。更何況就是台電在2017年也曾經提出過用過核子燃料的最終處置計劃書,當時就規劃50年,分5個階段來分別處理低階跟高階的核廢料的最終處置。
她說,我們必須要以理性、務實、科學的方式來態度來面對能源的問題,不能夠放任我們的政府把能源問題搞成像是一種意識形態漢政治問題,所作所為只是滿足執政者的執念或政黨的私利。因為台灣有3座核電廠,所以帶動台灣的經濟起飛,台灣能夠有今天的科技以及經濟方面的成就,核電是功不可沒的。
翁曉玲最後強調,核電就是乾淨穩定便宜的能源,是維護國家安全、健康安全,還有經濟安全最重要最適合的能源選項。世界各國都在重返核電,就算是美國、日本曾經遭受過核災,可是他們照樣擁抱核電。所以,她要再次呼籲大家8月23號都能夠出來投下同意核三廠延役的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