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肌梗塞突發不只在冬天! 醫揭夏日心肌梗塞危險因子

NOW健康

更新於 09月05日01:41 • 發布於 09月05日02:00 • 楊芷晴 報導

【NOW健康 楊芷晴/特別報導】炎炎夏日,除了防曬與防中暑,也需留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多數人誤以為心肌梗塞只會發生在氣溫驟降的冬天,但醫師提醒,夏天高溫潮濕,若因流汗過多而水分流失過快,又未適時補充,可能導致血液變得黏稠,嚴重者恐引發心腦血管阻塞的風險。

夏天戶外高溫與室內冷氣房溫差大 易使血管突然收縮釀心肌梗塞

夏天高溫排汗多,容易使血液中鈉及鉀離子不平衡,導致血管擴張,使心臟負擔增加,然而,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也需多加留意。徐小兒科診所徐啟峰醫師指出,如果從高溫的戶外,馬上進入冷氣房,溫度突然下降的變化,會使血管從擴張狀態突然收縮,造成血壓上升和心跳變快,往往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意外就此發生。

徐啟峰醫師歸納分析,夏天容易罹患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像是糖尿病、腎臟病和洗腎患者,或是血管趨於老化的年長者,其他如肥胖族群、三高患者,或曾有心血管病史者,都應特別留意。

三高族群應穩定控制病情 減少血管阻塞風險避免心血管重大事件

一般心肌梗塞症狀的表現較無專一性,像是無緣無故感覺胸口悶痛,頸部緊繃,喘不過氣,或是背痛、噁心想吐等,就應提高警覺,尤其可能休息過後雖有緩解,近來發生不只1次,有可能是部分血管塞住的徵象,應盡速就醫診斷找出病因,才能及時治療。

倘若持續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冒冷汗、背痛或噁心、嘔吐等症狀並未緩解,應立即送醫,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徐啟峰醫師表示,心肌梗塞顧名思義是「心血管塞住」,如果能減少血管阻塞的風險,就有助於降低發生率,尤其是三高族群,不論是血壓、血脂和血糖都應穩定控制。

其中,高血脂常是導致血管阻塞的主因,包括飲食應減少攝取精緻澱粉類,油炸食物和動物內臟等;高血壓則多與家族遺傳和生活型態有關,控制血壓除規律服用藥物,生活型態也要調整,像是不要熬夜,適度運動;至於糖尿病患除按時服用降血糖藥物,飲食控制也需避免含糖飲料、精緻澱粉類。

血壓監測遵照「722法則」早晚量測取平均值 醫揭不同年齡標準

另外,針對血壓監測部分,可遵照「722法則」,記錄7天血壓值,每天早晚量測,每次量2次取其平均值。徐啟峰醫師依年齡簡單區分,70歲以下約以收縮壓/舒張壓135/85界定,如果持續大於此數值,可持血壓記錄單,尋求醫師協助。而逾70歲以上的年長者,則可稍微放寬至收縮壓/舒張壓140/90。

心血管疾病並非老年人專利,徐啟峰醫師在臨床上也觀察到,部分40、50歲因心肌梗塞發作送診治療,追究其因,往往年輕時大魚大肉,血脂、血壓偏高未正視,長久下來,造成血管的粥狀變化,當血管壁被破壞到一定程度後,某天可能就引爆心肌梗塞。

銀杏葉萃取物促進血管擴張改善手腳麻 服用前應諮詢醫師和藥師

許多民眾會因為擔憂血液循環不良,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前來藥局尋求保健諮詢,荷芯藥局蕭智元藥師表示,市面上幫助打通血路的保健產品如銀杏、魚油、蚯蚓素和精氨酸等,有時會請民眾提供抽血檢驗報告,根據保健產品的效用給予適當建議。例如三酸甘油脂偏高,可考慮魚油;糖尿病患或出現末梢血液循環不佳如手麻腳麻、肩頸僵硬等,則會特別建議服用銀杏萃取物,改善效果不錯。

坊間銀杏相關產品林林總總,蕭智元藥師推薦具有專利的知名品牌循利寧,除了知名度高、值得信賴,主要是因為同樣1顆藥物的成分,相較於他牌的濃度高,服用後被身體吸收的可利用率高,且不少民眾在服用後都有好的回饋感受。

▲坊間銀杏相關產品林林總總,蕭智元藥師推薦具有專利的知名品牌循利寧,除了知名度高、值得信賴。(圖/蕭智元藥師提供)

循利寧主成分為銀杏葉萃取物,是經過嚴格特殊製程提出銀杏葉中特定成分,臨床證實確保穩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作用於血管壁,能促進血管擴張和放鬆,有助提供充足血氧,清除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對於手麻腳麻、手腳冰冷、腦部血液循環和預防腦神經退化等,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蕭智元藥師分享1位年約60歲的女性,去年心臟做完支架,服用8個多月的抗凝血藥物(保栓通和阿斯匹靈),一直到停用保栓通後,持續服用阿斯匹靈,但感覺手會麻麻的,於是前來藥局諮詢,經建議早晚補充循利寧搭配服用,2個月後表示手麻感覺已消失,並決定持續服用保養。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循利寧具有促進血循功效,蕭智元藥師建議拔牙前先暫停服用1到2天,若近期要進行大手術,也應停用,避免增加出血風險。其他有疑慮擔心恐與藥物產生相關交互作用,或是服用後出現不明瘀青,應諮詢醫師和藥師,以保障用藥安全。

炎夏戶外活動須適當補充水分、電解質 養成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

炎熱夏天防範心肌梗塞,徐啟峰醫師呼籲,若在戶外工作、活動或劇烈運動,必須適當補充水分和流失的電解質,可到藥局購買電解質發泡錠補充,能快速補充並維持電解質平衡,降低血液濃稠度。日常飲食建議盡量少油、少鹽、少油炸,多食用天然蔬果,或可適時補充如銀杏萃取物的保健品,促進身體循環能力。

蕭智元藥師提醒,平時維持運動好習慣,年長者可選擇快走或在家超慢跑,達到微出汗和微喘程度,增加血氧量的效果較佳。

# 首圖來源/徐啟峰醫師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10/4講座》高血壓不只是數字! 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健保30有成! 石崇良:從治病到健康、永續與健康平權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