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正式告別「馬雲時代」! 稱其「自願放棄」控制權 支付寶成多方共治平台
Newtalk新聞
螞蟻集團自 2023 年 1 月啟動上層架構調整後,歷經一年多的股權重組。據港媒報導,近日傳出螞蟻集團已完成「解除馬雲控制權」的全部程序。這家市值一度突破人民幣萬億元的金融科技巨頭,從昔日的「馬雲時代」轉型為「無實際控制人」,支付寶的經營權也由單一股東轉向多方共治。官方表示,馬雲是「自願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
事實上,早在 2024 年初,中國人民銀行便批准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支付寶目前擁有逾 10 億用戶、 8,000 萬商家,長期穩居國內金融 App 活躍榜首。此舉意味該平台的決策權將由多家股東共同掌握,從民營科技品牌進一步轉化為公共性更高的金融基礎設施。
報導內容指出,這場轉變可追溯至 2020 年。當年 10 月,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直言傳統銀行存在「當舖思想」,批評監其管方式守舊。數週後,螞蟻金服原本計劃在港交所與上交所同步上市、規模逾 370 億美元的 IPO ,卻在臨門一腳時遭監管部門叫停,創下全球 IPO 史上的重大逆轉。此後,螞蟻集團被要求接受調查與整改,馬雲也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在隨後兩年中,螞蟻集團被迫重組業務、削弱與阿里巴巴的股權及管理層聯繫,並關停「相互寶」、調整「花唄」「借唄」等產品。2022 年底,國資背景股東正式入場,例如杭州國資旗下杭金數科持股 10% ,成為螞蟻消費金融的第二大股東,為集團未來走向奠定基調。
而報導也分析,真正的轉捩點出現在 2023 年 1 月 7 日。螞蟻宣布重大股權調整,馬雲及其一致行動人終止在杭州雲鉑投資的協議,從而拆解了其原先對螞蟻 53.46% 表決權的間接控制。調整後,10 位自然人股東獨立行使表決權,馬雲投票權降至 6.208% ,不再擁有實際控制地位。
根據中國大陸與港交所規則,實控人變更後需等待一至三年才能上市。2023 年初,監管層釋放出平台企業整改完成、推動境外上市制度改革的訊號,也被市場視為螞蟻 IPO 的利好因素。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表示,「支付寶在未來監管上將面臨重大歷史轉折,由單一一家股東公司控制向多家公司共同控制轉軌。螞蟻集團將支付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金融監管部門就有可能批准和通過螞蟻集團的上市申請。」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