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次參加廣島原爆紀念儀式 李逸洋:意義重大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戴雅真廣島6日專電)駐日代表李逸洋今天代表台灣出席廣島市和平紀念儀式。他表示,自1947年廣島市舉辦儀式以來,台灣今年首次受邀出席,意義重大;今天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一同出席儀式,最重要的就是認同並反思廣島所承載的歷史與教訓。
李逸洋參加儀式後召開記者會。他表示,1945年的今天,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投下時,許多在日本求學或工作的台灣人也同樣受到波及。因此,對台灣人民來說,廣島所發生的悲劇絕非他人之事,大家由衷感同身受。台灣對廣島市所倡議的「廢除核武」及「追求世界永久和平」的理念與目標,深表支持與認同。
他表示,特別感謝廣島市及相關單位,讓台灣有機會參與這次儀式。這也象徵台灣與國際社會緊密連結在一起。
李逸洋表示,台灣與廣島一直以來保持深厚的交流。1982年,廣島市為推動反核武,發起成立「和平首長會議」,並呼籲世界各城市加入。截至2025年8月,包含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台中市在內,已有8509個城市參與,未來也期盼更多台灣城市加入此一行列。
此外,廣島市議會與縣議會的「日台友好議員聯盟」,多年來致力於促進日台友好關係,並支持台灣融入國際社會。
例如,2022年12月,廣島市議會通過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意見書;2020年12月,廣島縣議會則通過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意見書。對此,他深表感謝,也期盼今後能在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多方面進一步深化台日交流。
李逸洋表示,近年來,國際情勢日益嚴峻。除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巴衝突外,泰國與柬埔寨之間的緊張情勢也引發關注。台灣是重視和平的國家,為了守護真正的和平,不能對任何形式的侵略行為視而不見。唯有自由與民主國家團結一致,才能有效遏止侵略者的野心。
李逸洋指出,台灣海峽的局勢也持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許多國家已明確表示支持台灣,而「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也已成為國際共識。
包括今年2月的日美峰會、3月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4月的日美韓外長會議、6月的日本芬蘭領袖會談、7月的日本歐盟峰會,及澳英外長與防長會議,乃至去年的G7領袖峰會與外長會議的聯合聲明中,皆一致強調「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性。
他表示,為了守護台海與整個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持續繁榮,台灣將持續與日本、美國等民主國家密切合作,共同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
李逸洋說,人類應當理解、記住這段歷史。昨天參觀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時,能夠深刻感受到那場浩劫的殘酷,爆炸當下,一切瞬間化為烏有。而如今的核武器,殺傷力已是當年原子彈的20到30倍。因此,若將核武用於戰爭攻擊,其後果將是毀滅性的。廣島舉辦這樣的和平紀念儀式,正是希望全世界不要遺忘這段歷史,並從中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他表示,在此同時,也必須面對當前區域安全的挑戰。針對中國對台灣的威脅、頻繁軍演,「我們有決心要維護民主的台灣,以及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李逸洋指出,僅靠信念與決心是不夠的,還要付出努力,首先是要強化全社會防衛意識,其次要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第三要與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合作,共同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攜手守護區域的和平與安全。
他表示,以日本為例,2025年的「防衛白皮書」明確指出,中國在台灣海峽周邊持續加強軍事部署,企圖把軍演「常態化」。中國軍機不斷侵擾日本領空,「遼寧號」與「山東號」兩艘航母更首次深入日本第一島鏈至第二島鏈之間的區域活動。因此,2025年版白皮書首度將中國列為日本最大的「戰略性威脅」,訊息非常明確。
李逸洋表示,面對這樣的局勢,台灣、日本、美國、澳洲等民主國家必須團結一致,共同因應中國的軍事擴張,持續守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李逸洋今天也與多國使節交流,他被安排的座位與美國駐日本大使葛拉斯(George Glass)僅有數席之隔,兩人握手寒暄。
他表示,這是葛拉斯上任後,兩人第一次見面。他主要向對方表達,美國一直以來對台海和平穩定表達強烈關切,在所有的聲明當中都不斷強調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並以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等行動來表示,他對此致以最大感謝。葛拉斯認為這是美國該做的,美國非常重視台灣安全,兩人也表示今後會保持密切的接觸。(編輯:唐佩君/陳慧萍)114080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