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保存不當 當心炒飯症候群
台灣最近颱風豪雨不斷,專家警告:災區容易出現「炒飯症候群」,也就是看似乾爽的澱粉類料理,即便是剩飯和剩麵,只要在室溫20℃以上的環境,放置2個小時以上,就可能被仙人掌桿菌汙染,引發食物中毒症狀。就算民眾把這些剩飯和剩麵,拿去加熱,甚至大火拌炒、料理為炒飯和炒麵,仍然無法消滅細菌孢子和毒素,經由人體食用後,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引發敗血症,危及性命。
大愛電視記者 張澤人:「煮熟的米飯和麵食,這種澱粉類食物,一旦過了保存期限,裡面的仙人掌桿菌可能會大量滋生。」
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 何承懋:「仙人掌桿菌在環境裡面,它到處都存在,吃下去就有可能會有上吐下瀉的狀況。」
有些民眾誤以為、煮熟的飯和麵,可以在室溫下保存比較久。
民眾 陳女士:「(你有時候煮熟的飯),(會在外面放幾個小時呢),大部分都是這餐吃了,到晚上(再)吃,(室溫下)差不多一餐的時間,3~4個小時 。」
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 戴聖玉:「麵條跟白飯這些澱粉製品,本身的高水活性的關係,它們就是一個很好的養菌的環境。」
那麼把過期的米飯和麵食,經過大火拌炒,就可以消滅細菌嗎?
民眾 康女士:「中午煮(白飯) 晚上沒吃完,隔天炒飯(再吃)啊 。」
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 何承懋:「(加熱)炒過之後,活的(仙人掌桿菌)細菌死掉了,但如果裡面有一些孢子的時候,孢子不會死,這個孢子有可能會長成細菌,然後分泌毒素。」
飯、麵、米粉這些澱粉類熟食,放置室溫超過2個小時,裡面的仙人掌桿菌可能大量繁殖,民眾再吃進去,就會發生「炒飯症候群」。這種細菌產生的2種毒素,會破壞人體粒線體的能量代謝。
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 何承懋:「免疫功能不好的人,仙人掌桿菌可能引起血流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症。」
最近颱風豪雨連連,專家提出警告、災區發生「炒飯症候群」的機率、將會更高。
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 戴聖玉:「煮好(飯麵)的過程 2個小時內,你沒有把它使用完畢 都要放冰箱,而且冰箱一定要在4℃以下,才能抑制這些細菌的生長。」
細菌孢子通常可以耐受高溫,別以為大火炒過或加熱,就能完全消滅細菌。醫師說: 防範食物中毒,最重要是落實食物的保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