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台灣人肥胖原因並非吃太多澱粉 醫師曝從1物下手

鏡週刊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蒼藍鴿指,實際上台灣人肥胖是因為吃太多「油」;示意圖。(Pixabay/Image by Michal Jarmoluk)

你以為台灣人肥胖的原因是吃太多碳水?知名網紅醫師、YouTuber蒼藍鴿近日於臉書直指,實際上台灣人肥胖是因為吃太多「油」,尤其是外食族,倘若想減脂得從油下手,才是真正聰明的做法。

「你以為台灣人肥胖的原因是吃太多碳水,但實際上是吃太多『油』。」蒼藍鴿近日於粉專「蒼藍鴿的醫學天地」指出,據國健署2017至2020年營養調查,台灣人平均每日油脂攝取達84克,遠超過建議量的50至60克,甚至比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過量還嚴重。

蒼藍鴿直指,諸如炸物、滷肉飯、精緻麵包糕點、手搖飲等,讓外食族無形中每天都在「喝油」,尤其熱量密度最高的是每克9大卡的脂肪,比碳水還高出近1倍,遑論是很多油都是「隱形的」,根本無意識自己攝取了多少。

蒼藍鴿最後表示,減重不是只靠少吃飯,更該注意飲食中過量的油脂,尤其是飽和脂肪與精緻油。「想減脂,先從『油』下手,才是真正聰明的做法。」此外,對於有人稱動物油穩定性高,會以為它比植物油更耐高溫,甚至更健康,蒼藍鴿也做出說明。

蒼藍鴿指出,豬油、牛油、奶油等動物油因飽和脂肪比例高,比較不容易被氧化、劣化,讓其在高溫下的化學穩定性優於某些富含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像葵花油、亞麻油)。簡單說,就是比較不容易產生哈味或過氧化物。

蒼藍鴿強調,這不代表動物油比植物油對健康更友善,「過量攝取動物油,飽和脂肪攝取過多,會增加壞膽固醇LDL,反而增加心血管風險。」並總結,動物油油耐熱較穩定,但不代表更健康,適量攝取才是王道!

加鏡LINE新聞不漏接
小心「地瓜+1組合」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小心血糖炸彈
愛喝1健康飲中風機率飆2倍「女性更明顯」 醫師曝1物可緩解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吃完的油膩便當盒」要回收?環境部曝正確做法 丟錯小心6千飛了

三立新聞網
02

對等關稅影響+1!台自行車大廠撐不住 宣布「做到年底」

EBC 東森新聞
03

風災豪雨青蔥香菜價格創歷史高價變菜金 餐飲業最怕客人這樣說

聯合新聞網
04

玲玲颱風最快今生成!熱飆36度午後雨最猛地區曝 另一熱帶擾動恐成颱

三立新聞網
05

駕駛人小心了!新科技執法上路 「違規秒收罰單」恐噴12000元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歷史重演?暖化影響地球生物攝食,遠古至今日竟如此相似

科技新報

臺南代表於國際發明展狂奪6金 黃偉哲接見表揚獲獎者

台灣好新聞

桃園觀音10月啟用電腦斷層醫療巡迴車 及早發現、治療肺癌

中華日報

全國首創幼兒性平教學手冊 侯友宜:為幼童打造健康成長環境

台灣好新聞

培養桃園高中生AI素養 教育局攜手陽明交大辦理實作工作坊

中華日報

響應健康臺灣 國科會攜手國北教大推健康職場

青年日報

天兵一號顏佑庭《九條好漢在一班》 逐漸找回自信

青年日報

農業部與毛豆業者座談因應美國關稅 協助產業強化體質與出口韌性

中華日報

推動健康體位有成 南市3校獲獎

台灣好新聞

米其林一星餐廳43家獲獎 8家新面孔、4縣市掛蛋

自由電子報

愛吃日料注意!頻繁攝取「1食物」恐增死亡風險

民視新聞網

朱立倫助攻楊瓊瓔反惡罷 潭子車掃街籲鄉親823守護民主

中華日報

李偉鵬二度獲得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計畫(圖)

中央通訊社

綠光經典劇「八月,在我家」 啟用新生代演員

中央通訊社

丹娜絲後再增5例鉤端螺旋體 類鼻疽增1確診1死亡

中央通訊社

台積電拋震撼彈!將關閉6吋晶圓廠 原因曝

EBC 東森新聞

專精奈米醫學 李偉鵬再獲「玉山青年學者」計畫

中央通訊社

菜肉漲太兇!基隆人氣水煎包撐不住 宣布「公休半個月」:要去種菜養豬

TVBS

中和藤寮坑溝藏「彩蛋」 溪畔驚見紅冠水雞築巢孵育新生命

台灣好新聞

當竹科小孩贏在起跑點?過來人曝真相:不是自卑就是暴躁

民視新聞網

「玲玲」颱風恐難產!氣象署示警:南部仍要防大雨

民視新聞網

快閃楊柳颱風破壞力強!登陸一天台東農損破3億

新頭殼

2025 ITF台灣國際秋季旅展》展覽時間/優惠內容/逛展好禮三重送!  

卡優新聞網

全支付是什麼?如何綁定?2025最新優惠活動整理/信用卡推薦!

卡優新聞網

男友承諾飛出國見面!卻要她「出一半機票錢」 網搖頭:假大方

TVBS

新北捷運三鶯線29列車全數抵台 預計年底完成全線測試

台灣好新聞

南市府協助七股災後修繕 媒合率已近9成

台灣好新聞

急診暴力應變演練逼真!安南醫籲醫療零暴力展高度防護決心

勁報

工具機大廠關稅衝擊統一安排特休? 勞動部關切

中央通訊社

創世基金會獲鴻宜建設捐贈  攜手推動校園ESG從小扎根

觀傳媒

最奇幻的親子冒險互動展《小矮人大冒險》 透過手作立體書、科技解謎遊戲一起拯救夢幻島

媽媽寶寶

竹市首批T-CERT結訓 建構城市防災韌性

台灣好新聞

日廁所衛生紙「折三角」真相曝光!業者憂心:恐傳細菌

民視新聞網

新生兒腸病毒再增2重症 感染後5天內為重症高危險期

中央廣播電臺

高科大半導體培育基地啟用 立委林岱樺期勉促進半導體經濟

中華日報

為什麼幼童一定要「安全座椅」?姐姐調整座椅「壓到弟弟頭」致死,父母怒告汽車公司敗訴

媽媽寶寶

響應飢餓三十 助展望會發放霍亂治療包、乾淨水

TCnews 慈善新聞網

養貓必看!這「六種」日常習慣幫助貓咪更健康長壽

火報

對流發展旺盛12縣市大雨特報 4縣市大雷雨炸裂

自由電子報

一家4口收電費「近5000元」她看傻 網好奇:很貴嗎?

民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