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助思覺失調症重拾生活!長效針劑有給付,越長效越穩妥

今健康

發布於 05月22日19:49

思覺失調症病友常飽受妄想與幻聽困擾,卻也由於是大腦生病、難有病識感而延誤就醫。能有效治療的「長效針劑」已納健保,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共同呼籲,鼓勵潛在病友接受治療,也盼社會關注與政策對話。

難以察覺、不知如何求助
思覺失調症平均1年半才確診

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無法治療」,而是「大腦生病」了。病友常會出現幻聽、感覺遭到迫害等症狀,導致工作及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與專注力變差等症狀。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表示,對病友而言,這些幻覺、妄想相當真實,常難以察覺。若家屬也不知如何求助,據統計,首次發病後平均將近1年半才就醫,耽誤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時機。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的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歐陽文貞教授表示,據研究,有超過5成的思覺失調症病友首次住院後一年內有復發風險,若缺乏治療依從性,復發率可高達9成以上,且反覆復發將造成大腦不可逆的退化損害,也導致家庭負擔與社會成本上升。

#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劑 #妄想 #幻聽 #幻覺

思覺失調症治療長效針劑
越長效越好!降低各項風險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指出,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藥物與長效針劑。長效針劑已被多項國際研究肯定,綜觀國際,已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

據國際研究,長效針劑能穩定血液中藥物濃度、提升用藥規律性、降低復發風險,也能減少家屬提醒吃藥的壓力。當病情穩定後,病友更有機會重返校園、職場、日常生活。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徐瑋澤也表示,健保署近年也將長效針劑編列獨立預算,鼓勵醫師與病友或家屬溝通,及早使用、穩定病情,避免反覆復發。

長效針劑目前有每月、每季、每半年施打等更長效選擇。國內研究發現,若改用更長效的針劑,年平均住院天數顯著下降超過25天,醫療費用降近5成,生活品質也能獲得大幅改善。

歐陽文貞醫師也計畫,希望透過提升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社區精神復健健康知能,從住院醫療體系到社區治療能無縫銜接,使長效針劑在社區治療接受率與持續率能提升。

#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劑 #妄想 #幻聽 #幻覺

醫走出診間融入病友生活圈
交心鼓勵治療、重獲新生活!

「他總覺得有人在監視他、要攻擊他,連家中燈光都成了威脅。」這是一名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真實寫照,時刻處於高度警戒狀態。

為了協助病友,三總北投分院精神科醫師們脫下白袍、走進病友家中、甚至化身為風水師造訪、或是走入街友圈,透過專業會談技巧和引導,成功讓病友敞開心扉訴說心中恐懼,進而願意接受治療。

陳泰宇醫師表示,許多病友因身處弱勢,隨著疾病惡化不得已流落街頭。走入遊民圈,每年說服十多名病友接受治療,不少人重回家庭,甚至能從事工作回歸社會,這些病友逐漸恢復的現實感都是相當珍貴的。

思覺失調症及早治療,透過長效針劑穩定控制病情,能大幅減少各項風險、避免腦部退化。鼓勵病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重拾生活。

《延伸閱讀》

.1分鐘檢測思覺失調症前驅症狀!把握黃金治療期防大腦惡化

.如何和思覺失調症患者相處、協助?醫:「這樣」好好傾聽即可,就像你和我。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