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普丁惡行將被載入史冊 強生再嗆中國:為何認為征服台灣如此必要?
即時中心/顏一軒、魏熙芸報導
前英相強生今(5)日上午受邀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並與總統賴清德、外交部長林佳龍等人同框。他在22分鐘的致詞中以俄烏衝突為例,痛批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起的入侵行動將被載入史冊,因為只要引起戰爭,恐造成無法預料的後果,強生也不解,中國為何認為征服台灣「如此必要」?因為西方沒有國家希望第一島鏈的權力平衡被打破,因此同屬海島國家的英國,會與台灣一同捍衛民主自由。
強生表示,「我想對我們在北京的朋友們說,他們也應該是我們的朋友,對台灣採取恐嚇和侵略的手段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公開地考慮動用暴力,簡直是瘋狂,因為一旦用武力片面改變現狀,就會引發一連串無法控制的事件,這是戰爭一貫的含義」。
強生指出,「美國與英國官方對於台灣遭攻擊時會如何行動,仍存在戰略模糊(ambiguities),但這其實是有理由的,因為沒人願意一場我們竭力避免的情境討論」。
強生說,然而在本次以及過去的論壇中,都已經看見有許多有影響力的美國重量級政治人物,願意為防衛台灣發聲;美國華府內更有許多人堅決反對美國最擔心的事,就是亞太地區、特別是第一島鏈的力量平衡被重大改變。
順帶一提,強生提到,「我們都清楚,美國擁有足以改變全球任何戰爭走向的軍事力量,但當然他們不一定會出手,但若美國真的付諸行動,他們極有可能尋求最親密盟友的支援,包含英國、澳洲與法國等」。
強生表示,台灣應該有聽到,英國工黨籍的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近日談到,英國有著幫助朋友與盟友的「自然本能」(the natural instinct),「我不認為他在談任何特定情境,或確定英國或其它歐洲國家會如何反應」。
事實是,強生認為,他們並不知道情況會如何發展,也不清楚屆時西方國家需要做什麼,問題所在點是此狀況充滿不確定性,「災難就是這樣開始,發動戰爭,比預測它的走向容易得多」。
他請與會者回顧,看看3年前就會明白,一場戰爭恐引發完全出乎預料且無意的後果,儘管台灣與烏克蘭的情況固然不同,這樣類比不全然精確,但仍可以上到一課。
談及俄烏戰爭,強生說,當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022年2月決定入侵烏克蘭時,絕對不會想到,如今國家已付出百萬人傷亡、25萬人喪生的代價,但卻只控制了約18%的烏國領土。同時順道一提,「榮耀歸於烏克蘭」;此時現場響起一陣掌聲。
強生提及,普丁並未料到烏克蘭人會如此英勇地抵抗,也沒預測到西方會給予如此堅定且慷慨的支持,這甚至早於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時代前就開始,例如提供標槍飛彈(the Javelin missiles)。
強生指出,這場戰爭對烏國無辜百姓是悲劇,對世界而言是災難,對普丁來說更徹底的災難,他將被載入史冊,並非是統一蘇聯兩大部分的英雄,也並非將重新將烏克蘭納入莫斯科(Moscow)控制的領袖,而是那位因傲慢與急躁,在烏國人心中點燃了永不熄滅的民族獨立渴望的人(an absolutely inextinguishable national feeling and desire for independence),不是恢復俄國榮耀者,而是賭上暴力卻全盤皆輸的人。
強生相信,如今連川普團隊也看清了普廷的真面目,還有可能在幾天後(8/8),那些透過購買俄國能源而助長其戰爭的「第三國」,像是印度及中國,將會面臨嚴厲的「次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此指次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s),「我敢說,這些國家在戰爭初期,絕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遭此懲罰」。
他解釋,自己之所以強調烏克蘭的所上的一課,並非這樣的類比完美精確,而是要指出一項基本事實,就是一旦引爆暴力,就好像扣下一把與「薩拉熱窩事件」有關的手槍(Sarajevo pistol),「它可能導致災難,你必須準備好承擔這種後果,對你自己,對整個世界都是如此,這也是為何它為何如此重要」。
強生強調,「我們必須以符合台灣人民期待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更必須以尊重的態度詢問北京當局,『為什麼你們征服台灣認為如此必要?』,台灣對中國根本沒有構成威脅,值得冒如此巨大的風險嗎?全中國每一寸土地都必須由中共直接統治嗎?難道不能有一些美麗的地方,能以『不同形式』的中國存在嗎?當然可以!」
實際上,強生盛讚,擁有台灣這個創新力驚人的鄰居,對北京當局是種優勢,它在科技發展上充滿活力,並且對中國有大量投資。
談及此行的目的,強生表示,「我此行的目的就是與你們站在一起,你們處在對抗威權主義的最前線(in the front line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autocracies),我們支持你們,因為沒人希望第一島鏈的權力平衡被打破,也沒人希望戰爭或中國主導第一島鏈;我們支持你們,也因為你們在全球供應鏈,尤其是半導體領域,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強生說,在中國對台施壓日益加劇之際,包含美國、英國全體歐洲等西方國家,都能有勇氣不退縮,不因想討好北京當局而低聲下氣,而是與台灣站在一起,深化經濟合作!
關於此行訪台,強生也透露,自己昨天在台北的鼎泰豐內享用了一頓非常好的晚餐,餐廳內人潮洶湧,大家品嚐著我見過最豐富、最複雜的餃子種類;他回憶,儘管自己餃子包的不太成功,6年前自己曾在倫敦協助開設了英國第一間鼎泰豐,如今倫敦已有3家,這顯示台灣文化與影響力正在持續擴展。
另,強生也提到,英台貿易正快速成長,今(2025)年雙邊貿易額已達90億英鎊(約新台幣3577億);除了金融服務,蘇格蘭威士忌品牌「約翰走路」(Johnny Walker)在台灣也很受歡迎,這對蘇格蘭經濟是件好事,「我們應加強這種經濟夥伴關係」。
最重要的是,強生強調,「英國與台灣共享相同的價值觀,我們都是海島民主國家,明白自由的珍貴,不只因為自由能促進科技與經濟發展,更因為自由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美好事物」。
最後,他也感謝台灣的勇敢,感謝你們在這片艱難而危險的地方為自由而戰,「你們將永遠擁有我們的支持,讓我們一同捍衛自由,謝謝大家邀請我參與今日的論壇」。
今日的論壇,包含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林佳龍、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法國國民議會前議長戴扈傑(François de Rugy)與各國專家學者等重要人士出席。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