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白血病真的無法預防?!沈玉琳完整描述發病前,到發病後的心路歷程,「三個月前我的血液報告是正常的!」

媽媽寶寶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很多人討論我發病的原因,而這個世界最想知道的人,一定是我。」為了交代自己的病情,更是想讓大家明白,有些病,真的不是活得健康就能避得掉。沈玉琳千字文完整描述發病前,到發病後的心路歷程,。

發病發前三個月的抽血報告,是正常的

沈玉琳

作為一位主持人,他的生活規律、不菸不酒,甚至連身體檢查都比一般人還頻繁與全面,卻仍敵不過一場無聲襲來的血液風暴。更諷刺的是,在病發前三個月的抽血檢查中,血球數值一切正常,沒有任何異狀。

這讓他親身體會到,白血病不但無法預防,連「預警」都幾乎沒有。一切的徵兆,當你感受到的那一刻,往往已經是疾病發生的當下。透過這篇千字文,他詳細回顧了從異狀出現到住院治療的整個過程,直言這是他此生最震撼的經驗。

從疲憊到確診,沈玉琳完整發病過程

發病的起點其實很模糊。兩個多月前,他開始覺得疲憊、情緒低落,連走個幾步路都會喘,明明過去從未有過這樣的狀況。他以為自己是壓力太大、自律神經失調,還主動尋求身心科協助,希望靠休息與藥物恢復。

那段時間,他雖然身體極度疲累,卻仍然硬撐著完成節目錄影,對外強顏歡笑,對家人也從不示弱。

直到某天,疲倦已無法隱藏。他錄完節目後虛弱得連走五步路都喘,一通幾乎帶著哭腔的電話打給太太,終於讓他坦承「我撐不下去了」。

幾天後,他準備前往身心科復診,卻在前往診所的路上嘔吐、幾近昏厥,連電梯都快走不到。他太太的堅持救了他一命,把他送進了診間,而診所醫師一眼便驚覺狀況不對,火速安排轉院。三總急診的血液報告揭露真相──白血球爆量增生、血紅素跌至2.6,已接近危險邊緣。

第一時間,只問「怎麼會是我?」

沈玉琳

在急診病床上,他第一次聽見「血液疾病」這個詞,當醫生輕聲說出「應該是白血病」時,他腦中浮現的並不是恐懼,而是茫然與震驚。

怎麼會是我?他問自己。不是說得這病的人通常有慢性病、有家族史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嗎?他不喝酒、不熬夜、定期健檢,甚至連健康食品都是根據血液檢驗報告由功能醫學醫師開立的,怎麼還是會病倒?這一切都太不合邏輯了。但事實是,白血病從來不是講邏輯的病。

他形容自己被送入加護病房接受先期治療時,內心還在想著「輸完血就可以繼續工作」,可見他對這場病的陌生與低估。直到醫師進一步說明,才逐漸理解,這並不是一場可以靠意志力撐過去的重感冒,而是一場必須面對、好好治療的血液戰爭。

白血病,根本無從預防

而更令人無奈的是,這場病根本無從預防。即便每年做高階健檢、三個月一次抽血,當白血病發作時,所有過去的「正常報告」都像是安慰劑,毫無防禦之力。這也讓他誠實地面對一個事實:白血病沒有特異的徵兆,也無法靠生活習慣完全預防,一旦出現異常症狀,就只能靠警覺與即時就醫來贏得治癒的機會。

如今,沈玉琳已在台大醫院接受治療,且進展順利。他特別澄清外界傳聞,強調自己並無猛爆性肝炎、器官衰竭等問題,僅是單純的白血病患者,正按部就班進行治療,甚至住院後食慾變好,體重還增加了三公斤。

這一切的分享,不只是對關心他的人的回應,更是對大眾的一記提醒:你永遠無法用「我很健康」來保證明天一定沒事,一旦發現,唯有及時的就醫與面對,才能為自己多爭取一次重生的機會。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

延伸閱讀

沈玉琳和老婆大吵,芽芽脫口:我們母女哪對不起你?5歲女兒有樣學樣令他傻眼,父母的身教、言教很重要!

沈玉琳確診血癌 ! 親上社群證實:我會帶著笑容回到你們面前 ,繼續做我熱愛的事 ! 甚麼是血癌?兒童也是危險族群之一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結婚5年沒懷孕!妻檢查都正常 醫見「丈夫1特徵」秒揪不孕元兇

三立新聞網
02

一位3歲男童的逝去,揭開36億兒童醫療網真相:資源南北失衡,「孩子是寶」淪口號?

康健雜誌
03

糞便出現「白色黏液」要注意…恐是大腸癌早期徵兆

中天電視台
04

12年間確診3次癌症!跟醫師抱怨自己努力運動,卻還罹癌,醫師:沒有努力運動,也許熬不過這次治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