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一位3歲男童的逝去,揭開36億兒童醫療網真相:資源南北失衡,「孩子是寶」淪口號?

康健雜誌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宜君 圖/Freepik
一位3歲男童的逝去,揭開36億兒童醫療網真相:資源南北失衡,「孩子是寶」淪口號?

3歲男童恩碩最終沒能等到移植手術,戳破了「孩子是寶」的美好宣言,也讓人深思,生在哪個縣市,就決定了孩子的命運嗎?政府4年砸下36億元建置兒童醫療照護網,10.5億元投入重難症,為何仍會出現漏洞?

2024年10月初,媽媽發現3歲的恩碩眼睛有點黃,趕緊住院治療肝炎,後來併發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相當於骨髓罷工,體內白血球數量趨近於零。失去免疫力的恩碩,需要盡快穩住身體狀況、接受骨髓移植,才能康復出院。無奈的是,高雄長庚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沒有骨髓移植需要的特殊病床和團隊,也一直問不到其他醫院有床。

「學長,拜託啊,你們有床嗎?會做異體移植的醫師退休了嗎?」恩碩的主治醫師已經白髮蒼蒼,還是低聲下氣打電話,問遍各大醫院,結果不是滿床,就是沒有護理人力可以開床。恩碩媽媽在旁,愈聽愈害怕,腿軟跪倒在護理站,「醫師含著眼淚對我說,『沒關係,我再來打!我們再繼續找病房!』」她描述。

2025年除夕,恩碩一家只能在醫院過年。醫師包了200元紅包給恩碩,交代他「阿伯過年要去急診值班,恩碩要乖乖、加油,等我回來。」因為兒科人力萎縮,這位主任級醫師不僅過年要值急診班,平時也要在3家當地醫院之間奔波,每間醫院都有癌症病童等著他去照顧。

個性乖順惹人疼愛的恩碩,做到與醫師的約定,撐到春節後,也等到林口長庚醫院的兒童癌症病房接受他轉院,但他卻始終沒有住進骨髓移植病房。多重抗藥性綠膿桿菌感染兇猛來襲,搶救無效,恩碩短短3年的生命在3月26日畫下句點。

10多億投入兒童重難症,仍擋不住悲劇

恩碩媽媽在立委林月琴、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支持下召開記者會,她堅強地講完恩碩的故事,還是忍不住哽咽說,「兒癌病床至今一床難求,醫護人員還是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孩子活下來要靠奇蹟嗎?」

立委林月琴指出,行政院2021~2024年投入36億元布建兒童醫療照護網,其中10.5億元用於重難症,將近3成,為何還有重症孩子等不到病床、轉院還要靠醫師一家家打電話聯絡?今年起,預計4年內再投135.6億元,重難症經費僅18億元、佔13.7%,比率大縮水,醫療資源的「重北輕南」也毫無改善跡象。

根據健保署截至今年6月的資料,台北市共有60張骨髓移植病床,平均6千多個孩子能分配到1張,反觀台南市和高雄市,2市合計只有10張骨髓移植病床,平均6萬多個孩子才有1張床。

「醫療資源南北失衡,政府要怎麼補救?投入10多億做兒童重症醫療,結果轉診還要一個個打電話?」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沉痛地說,台灣的大人都說「孩子是寶」,但有用這種心情去提出政策和資源嗎?恩碩不能白白犧牲,進步的社會應該要拿出公共的力量,去救救陷於水深火熱的家庭。

>

恩碩媽媽(左起)在立委林月琴、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支持下,共同召開記者會。圖片來源 / 邱宜君攝

小兒骨髓移植團隊養成難、流失快

台灣移植病床不算少,但不均是事實。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指出,目前國內有超過23家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可以做骨髓移植,共有大約120張移植病房,近年每年移植人數約在500~600人之間,嚴格說來數量還算夠,但確實有區域失衡的問題,加上近年護理人力短缺,規模較小的移植病房,可能會因1、2位移植護理師離職就無法順利運作。

葉士芃說,每間移植病房的設置成本高達數百萬元,移植病房的護理人力要求也高於一般病房,必須比照加護病房,維持移植專科團隊照顧相當不易。因此即便包括高雄長庚等多家醫院,多年來努力想要籌設移植病房,最終也不見得能滿足人力、利用率、長期維持等多重考量。

少子化加上健保給付不利兒科,也讓醫院留不住得來不易的專才。收治恩碩的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世翔表示,3年兒科訓練、2年血液腫瘤次專科訓練,再累積一定的病人照顧經驗,並於移植中心服務一段時間,才能去考證照、成為一位兒童骨髓移植醫師。然而,小兒血液腫瘤科本來就是較冷門的次專科,很容易有人力斷層,一代代師徒年紀都至少差10歲以上,加上有經驗的護理師、藥師、檢驗師都在流失,雖然還是能互相支援,但確實更加窘迫、辛苦。

各區都要有完整醫療網,支持醫院發揮專長

面對立委與家屬的呼籲,參與記者會的衛福部官員除了重申已上路的政策內容,並未提出更具體的檢討或解方,反觀專業醫療團體,倒是紛紛主動扛起責任、提出具體建言。

葉士芃表示,骨髓移植病房不需要普設,但每區都要有專門的醫院。未來學會願意擔任協調窗口,希望能協助需要移植的病患,盡快及時得到治療;也會再與主管機關依照最新醫學證據修訂移植病房的設立標準,希望恩碩的不幸事件是一個契機,幫助未來更多需要移植的孩子,可以更快得到適切的治療。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建議,兒童重症醫療設備不需要每家醫院都有,但北中南東各區應盤點資源和需求,根據當地醫院各自的專長,合作建構完整的醫療照護網絡,可以根據每個病人的醫療需求,安排到專精的醫院去治療。如此一來,醫師得以發展專業、累積傳承經驗,病人轉院更順利,也能得到高品質的醫療照顧。

(本文諮詢專家:立委林月琴、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世翔、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

健康資訊不漏接!馬上加入【康健雜誌LINE好友】

延伸閱讀:

有意識飲食:挖掘食物神奇與健康祕訣,提升細胞能量

2025鬼月1生肖財運逆勢旺!最佳普渡日不是中元節?趨吉避凶一次懂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結婚5年沒懷孕!妻檢查都正常 醫見「丈夫1特徵」秒揪不孕元兇

三立新聞網
02

12年間確診3次癌症!跟醫師抱怨自己努力運動,卻還罹癌,醫師:沒有努力運動,也許熬不過這次治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糞便出現「白色黏液」要注意…恐是大腸癌早期徵兆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