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撤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國設備授權,美光和台積電或受惠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美國聯邦官員消息報導,美國政府計畫撤銷先前針對三星電子(005930.KS)與SK海力士(000660.KS)在中國獲得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特別授權,這將使兩家韓國晶片巨頭在中國的生產環境陷入更大挑戰。此舉等同收緊2022年啟動的晶片出口管制,意味未來三星與SK海力士若要為中國工廠採購先進設備,必須逐案申請許可證,成本與風險將大幅上升。美國商務部先前給予豁免,使三星與SK海力士得以繞過2022年的禁令,在中國維持部分生產線正常運作。然而,最新政策若落實,將終結該項優惠。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美股代碼INTC)也包含在被撤銷授權名單之列,但由於該公司已於今年初完成大連廠出售,影響有限。
此番政策轉向,直接衝擊的還有美國設備供應商,包括科磊(美股代碼KLA)、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美股代碼LRCX)與應用材料(美股代碼AMAT)。三大龍頭過去仰賴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國的訂單,若需求驟降,營收恐出現下滑。外界解讀,美方在中美經貿休戰前景不明之際,選擇先「築底線」,為可能的談判破局提前準備。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波收緊恐將加速中國本土半導體設備商的替代進程,進一步推動中國供應鏈自主化。同時,美光(Micron,美股代碼MU)亦可能坐收漁翁之利,因其在DRAM與NAND等記憶體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正是三星與SK海力士。若後兩者在中國生產受阻,美光的市占率有望提升。
至於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美股代碼TSM),影響則呈現「利大於弊」的格局。雖然台積電部分成熟製程產能設在南京,但該廠以28奈米及以上技術為主,並非美國出口管制核心針對對象;相對而言,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國的先進製程受限,反而削弱其在全球市場的供應能力,將有助台積電鞏固高階晶圓代工的龍頭地位。再加上美國與歐洲客戶對供應鏈安全的依賴日益加深,台積電有望成為「相對最安全、最可靠」的合作對象。
市場人士表示,美國此舉短期內恐令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震盪,但在中長期層面,反而可能鞏固台積電在高階製程的壟斷優勢。市場後續將關注中國是否加快扶植本土設備商,以及美國是否藉由關稅與出口管制雙重手段,進一步壓縮韓國晶片大廠在中國的發展空間。
下載「財訊快報App」最即時最專業最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