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新禁令重擊南韓 半導體巨頭三星、SK海力士股價暴跌
美國商務部近日宣布,將撤銷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在中國工廠使用美製半導體設備的自動豁免資格。未來兩大南韓半導體巨頭若要將美國設備或技術輸入中國,必須逐案申請許可。新規定將於公告後120天正式生效。這項決定引發市場震撼,兩家公司股價應聲大跌,南韓與日本科技股也全面承壓。
美方撤銷VEU名單 豁免制度失效
消息公布後,SK海力士股價在首爾盤中一度重挫4.8%,三星電子股價也跌逾2.7%,帶動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下跌0.44%。投資人擔憂,禁令將拖慢韓企在中國的生產效率與技術升級。韓媒指出,此舉恐使中國工廠的獲利能力明顯下降,進而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事實上,2022年拜登政府已要求在中國設廠的企業輸入美製設備必須逐案申請,但若獲得「經認證終端用戶」(VEU)授權,則可享有自動豁免。三星與SK海力士當時都被列入名單,因此得以維持生產彈性。然而最新公告卻將兩大南韓廠商排除,意味著往後所有輸入程序將受限,增加時間與成本負擔。
美韓峰會後傳出打擊,韓方尷尬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決定緊接在美國總統川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於華府舉行峰會之後。兩國原本強調在航太、能源等領域加強合作,並舉行美韓企業圓桌會議,三星會長李在鎔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皆出席。南韓企業更承諾將在美國投資1500億美元。如今禁令出台,被視為對首爾政府與企業的外交打擊。
對於新禁令,SK海力士回應表示,將持續與南韓及美國政府保持密切溝通,並採取必要措施以降低影響。三星則選擇不予評論。李在鎔於8月31日自美返韓,在仁川機場被媒體追問時僅低調回應:「我必須努力。」
三星李在鎔回應:我會努力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則強調,已向美方重申確保南韓半導體企業在中國工廠順利運作的重要性,呼籲維持全球供應鏈穩定。
不僅南韓,東京市場同樣受到波及。半導體測試設備大廠Advantest股價暴跌8%,投資AI與半導體的軟銀集團下挫逾5%,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也跌超過2%。日經平均指數早盤下滑約1%,反映出區域市場對美國禁令的高度不安。
南韓媒體引述業界人士警告,禁令恐造成設備輸入延遲,阻礙先進製程轉換與技術升級。即便三星與SK海力士仍會盡量在管制下進行技術強化,中國廠房的生產效率與獲利能力勢必受挫。業界普遍憂心,美方此舉可能加深美中晶片戰,同時將南韓企業推入更嚴苛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