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變動太頻繁!美國零售商「備貨時程」大亂 年底恐爆「缺商品+漲價」雙重危機
根據全美零售聯合會(NRF)8月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美國6月進口量大幅下滑,跌幅超出市場原先預期,主因是當時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一連串關稅政策引發高度不確定性,讓零售商在補貨和備庫存時面臨更大壓力。市場分析指出,很多低價的零售品依賴海運,而海上運輸通常需要較長時間,若這波趨勢持續惡化,恐怕會影響年底假期的商品供應,不僅讓消費者選擇變少,商品價格也可能上漲,進一步衝擊整體消費意願。
數據怎麼說?
2025年6月美國各大港口共處理了196萬個20呎貨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4%,雖然比上個月小幅回升0.7%,但實際數字仍低於全美零售聯合會(NRF)先前預測的206萬個貨櫃,當時預估6月會比5月成長5.9%、年減幅度僅為3.7%。現在NRF預估,2025年全年進口量將比2024年少5.6%,反映出整體需求仍然疲弱,恐怕這種低迷趨勢會持續下去。
這波進口放緩,與川普政府近期頻繁調整關稅政策密切相關。
關稅一直變,「備庫存」策略大亂
自今年4月宣布10%「解放日」基準關稅以來,雖在5月與中國短暫達成協議、將關稅降至30%,但隨後於7月再度調高。截至8月7日,美國針對多國商品課徵的關稅幅度從10%至50%不等,其中印度、巴西及瑞士所受衝擊尤為顯著。
在此情勢下,多家服飾零售商如Under Armour(UA-US)與Deckers Outdoor(DECK-US)已開始調整供應鏈結構,以降低來自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商品所面臨的額外關稅風險。
NRF供應鏈與海關政策副總裁Jonathan Gold表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嚴重影響零售商預測假期訂單與出貨時機的能力。隨著關稅持續上升,消費者最終將面臨更高的價格、更少的選擇,且供應可用性降低。」
Gold並強調,市場需要的是能降低關稅、開放市場的具約束力貿易協議,而非持續升高的關稅壁壘。他警告,關稅將導致美國消費者物價上升、企業招聘減緩、投資意願下降,最終拖慢整體經濟成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