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新興傳染病 3醫學中心設特殊病原科技照護中心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7日電)未來25年內類似COVID-19大流行疫情機率約47%到57%,疾管署今年起在3大醫學中心設置特殊病原科技照護示範中心,今天首場演練國外返台病人收治,強化快速因應。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告訴中央社記者,新興傳染病一定會發生,只是機率問題,為了加強應變,參考美國國家特殊病原系統(NSPS)區域新興特殊病原治療中心(RESPTC)概念,今年起在台大醫院、台北榮總與成大醫院,設置特殊病原科技照護示範中心。
曾淑慧說,特殊病原科技照護示範中心的作用,主要是希望提升國內應變量能,未來能更快速因應及收治傳染性強或原因不明的嚴重急性或新興傳染病病人,如伊波拉病毒感染、新型A型流感、馬堡病毒出血熱等嚴重後果傳染病(HCID)。
根據疾管署規劃,特殊病原科技照護示範中心平時即組成執行團隊,擔負特殊病原照護相關的醫療防疫任務,並須持續優化各項軟硬體設施,導入智慧醫療技術及建立標準化照護模式,且訂有緊急應變計畫。
當發生嚴重後果傳染病時,若有需要,就會轉送到這3家醫院所設置的特殊病原科技照護示範中心。曾淑慧強調,儘管台灣曾經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等疫情,但科技日新月異,如今運用智慧醫療、智慧科技來協助醫護與患者,可望讓應變機制更加完備。
疾管署表示,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藉由模型分析,與SARS-COV-2相似、由其他物種感染人類且造成全球大流行的新興傳染病,發生機率每年約2.5%到3.3%。進一步推估,在未來25年內發生類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疫情的可能約47%到57%,防患未然是當務之急。
首場演練今天在台大醫院登場,模擬收治國外返台疑似特殊病原傳染病病人。疾管署說明,接下來,也將在今年9月8日及19日,分別在成大醫院與台北榮總進行實地演練。(編輯:管中維)1140807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