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南極巨型冰山崩落 科學家直擊冰層底下的繽紛生態系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於 04月25日02:13 • 發布於 04月25日02:13 •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羅真、陳文姿 編譯

冰川往前延伸到海洋時,前端有一片區域稱為冰棚(Ice shelf)。從上方看,冰棚跟冰川沒有兩樣,但是冰棚底下沒有陸地支撐,而是海洋。這片潛藏在厚厚冰層下的世界對科學家來說是個謎,有多少生物能存活在這片黑暗的海洋?解答的契機終於出現。

1月13日,南極洲的喬治六世冰棚(George VI Ice Shelf)有一大塊冰山崩落。冰山漂走後,冰棚底下的海底世界首度曝光。抓住這個短暫的機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的南極研究團隊窺見了豐富生態!

喬治六世冰棚底下約230公尺深的海床。由於冰山崩落,讓科學家有機會一窺海底面貌,發現大型海綿、海葵以及其他豐富的海洋生物。圖片來源:ROV SuBastian/Schmidt Ocean Institute

首度「曝光」:意料之外的豐富生態

遼闊冰棚底下是什麼樣的世界?過去人們所知並不多。2021年,英國研究團隊第一次報告菲爾希納-龍尼冰棚(Filchner-Ronne)下的海洋生態。這次趕往喬治六世冰棚的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則首度應用了水下無人載具ROV。

冰棚(Ice Shelf)底下的海洋長期被冰層擋住,研究極為困難,但這裡有洋流通過,可能是生態豐富的原因。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SIDC)/NASA
1月19日的衛星影像顯示喬治六世冰棚崩落的冰山「A-84」。圖片來源:NASA/Schmidt Ocean Institute

冰棚崩裂而新形成的冰山名為A-84,面積達510平方公里,幾乎是兩個台北市的大小。冰山漂離後,冰下的海洋曝了光。施密特研究所的團隊更改原先研究計畫趕來此處,他們在崩裂12天後抵達,展開為期8天的研究,最深達1300公尺的海底。

「我們從未想過這裡的生態竟會如此美麗、繁榮。」團隊的首席科學家艾斯奎特(Patricia Esquete)說。他們發現了大型珊瑚、南極冰魚、章魚和巨型海蜘蛛等生物,還找到不少新物種,初步判斷,新物種包括魚類、甲殼類和多毛綱(Polychaeta)。

團隊還在230公尺深處發現大型海綿以及大群的海葵。海綿生長的速度十分緩慢,有的一年僅長不到兩公分,因此科學家研判這個群落已存在數十、甚至數百年。

艾斯奎特(Patricia Esquete)正在研究冰棚底下發現等足類,這可能是新物種,但通常要花上數年才能完成新物種的命名與確認。圖片來源:Alex Ingle / Schmidt Ocean Institute
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利用無人載具ROV在950公尺深的海域發現,一隻魷魚正嘗試吞食一條魚。圖片來源:ROV SuBastian/Schmidt Ocean Institute

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洋流輸來養分

光合作用通常發生在接近海水表層的區域,深海生態系大多只能仰賴海面緩慢沉降而下的營養物質。這塊原本存在冰棚底下的海域,上方是厚達150公尺的冰層「天花板」,幾乎隔絕了海面的養分。

「我們原本預期海底下沒什麼生機。」艾斯奎特告訴《Mongabay》。團隊對於這片海洋的生物多樣性感到驚訝,他們推測可能是洋流將遠方的養分帶入這片黑暗的深海。艾斯奎特也推測,新發現的物種可能不是冰棚底下獨有,而是生活在附近海域的物種。由於南極海域的科學調查難度極高,科學家對這裡的生物所知甚少,因此這次才首度發現。

隨著A-84冰山漂走,神秘的冰下海域得以曝光。但對長年以來已適應這裡穩定海底環境的生物來說,任何微小變化都可能是動搖既有生態的巨變。

美國加州史密特海洋研究所科學團隊,從研究船上拍攝到冰山崩落的殘留痕跡。圖片來源:Alex Ingle / Schmidt Ocean Institute

氣候變遷加速南極冰層消融

過去25年來南極冰棚逐年縮減,許多冰棚變薄、縮小,甚至突然出現大規模的崩塌。許多研究顯示,這些現象與全球暖化相關。A-84的崩落雖然是難得的研究契機,但對地球來說,這並不是好事。甚至,科學家相信,類似崩落會愈來愈頻繁。

研究團隊的另一名首席科學家蒙特利 (Sasha Montelli)說, 他們正計劃日後回到現場,追蹤洋流及海底生態系的變化,並開發預測模型,以評估南極冰層的流失與造成的改變。

研究團隊觀察到一隻巨型冥河水母,這種水母的鐘形蓋直徑可達一公尺以上,觸手長度甚至可超過10公尺。圖片來源:ROV SuBastian/Schmidt Ocean Institute

參考資料

- Schmidt Ocean Institute(2025年3月20日),Thriving Antarctic Ecosystems Found in Wake of Recently Detached Iceberg

- Scientific American(2025年3月21日),Stunning Antarctic Sea Creatures Discovered after Iceberg Breaks Away

- Mongabay(2025年3月28日),Huge iceberg breaks from Antarctica, revealing a rich seafloor ecosystem

- ASOC,What is an ice shelf?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川普新關稅出爐!中國遭重罰55%淪最大輸家 日韓歐盟反成大贏家

三立新聞網
02

親戚小孩討Labubu遭拒崩潰尖叫!還砸壞百萬水晶吊燈 家長:兒子沒惡意

CTWANT
03

39少年慘死、數十人切除陰莖!南非「血腥割禮」內幕曝

TVBS
04

美一家4口散步遭隨機行刺 夫婦護兩幼女雙雙喪命

TVBS
05

愛子公主戀愛了?185cm帥男同遊動物園 他家世曝光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4

cifer
人類滅亡不遠
04月25日08:51
韋宏達
呆丸螂:豐富海鮮 😍😍👌👌👍👍
04月25日23:43
黃君華
人類真的傻了 ! 以搞科研 與 觀光 探險的名義 坐著大飛機 登陸 南極冰山 天天 沖擊南極大冰山 遲早 震裂 南極 幾千人 天天在南極上 亂搞破壞 又鑽又炸又震
04月27日21:53
Jimmy
地球最後一塊淨土
04月26日22:00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川普樂見Fed理事離職 發文嗆鮑爾也該走人

NOWNEWS今日新聞

不滿中國助俄侵略 美國参議院兩黨提制裁案

新頭殼

美貿易代表:川普決定是否續有貿易協議

中央通訊社

敗選後首度訪談 賀錦麗:美政治體制「故障」 無意重返

新頭殼

暴雨洪災釀美國東部交通癱瘓!8大機場停飛逾1170班 鐵路與地鐵也淹水停擺

CTWANT

川普39%關稅下 美國人恐不捨吃瑞士巧克力

NOWNEWS今日新聞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再爆發! 震撼畫面曝光了

民視新聞網

靜思語結合環保教育 打造有愛的校園

大愛新聞

資源化廢為寶 零負擔市集齊心護地球

大愛新聞

保和島慈青承擔 舉辦助學生暑期營隊

大愛新聞

聯準會理事閃辭!川普可任命關鍵空缺嗨喊:非常高興

CTWANT

俄前總統用「核打擊力」嗆聲 川普這樣回他

NOWNEWS今日新聞

泰柬衝突導致移工返鄉 鄰國取而代之

新頭殼

川普特使赴加薩視察援助行動 聯合國稱上千人領取物資時喪生

路透社

就業疲軟釀美股全黑 川普怒炒勞工統計局長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蒙大拿州1酒館驚傳槍擊案! 4人死亡、兇手逃逸中

民視新聞網

面臨川普施壓降息之際 聯準會理事庫格勒辭職

中央通訊社

美就業數據不如預期 川普下令開除勞工統計局長

中央通訊社

回應俄前總統挑釁言論 川普下令部署2艘核潛艦

中央通訊社

美特使赴加薩視察 聯合國稱上千人領物資時喪命

中央通訊社

川普下令2艘核潛艇部署至適當地區 回應俄前總統「挑釁、愚蠢、煽動」言論

太報

歷史上的今天》8月2日──全球第一條地下道地鐵通車

風傳媒

加薩難民童領物資吻手道謝 下一秒竟遭槍殺

NOWNEWS今日新聞

竟是媽媽找媒人牽線! 印度13歲女學生被違法嫁給40歲已婚男子

CTWANT

美7月非農就業銳減僅7.3萬 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大增

太報

斯洛維尼亞開歐盟首例 全面禁止與以色列武器貿易

中央通訊社

文化世博在大阪 陳景林藍染巨作「台灣母親河」亮相

中央通訊社

柬埔寨將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路透社

愛心物資有被善用嗎?外國網紅親測 捐贈球鞋「5天飛800公里」放上鄰國二手店貨架

CTWANT

文化世博在大阪 陳景林藍染巨作「台灣母親河」亮相(圖)

中央通訊社

陳景林藍染巨作「台灣母親河」 耗費超過1000工時(圖)

中央通訊社

陳景林藍染巨作「台灣母親河」(圖)

中央通訊社

「島嶼聲譜」展區 神將藏有小密碼(圖)

中央通訊社

陳景林與妻子馬毓秀合影(圖)

中央通訊社

文化世博「光纖自然」展區(圖)

中央通訊社

「台灣本色」呈現台灣藝術家世界(圖)

中央通訊社

「台灣光譜」展場挑高空間(圖)

中央通訊社

文化世博在大阪 展現多元台灣與韌性精神(圖)

中央通訊社

文化世博在大阪 王時思:展現台灣多元文化韌性精神

中央通訊社

德語媒體:京東「驚動」了歐洲

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