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疊加對傳產、農業衝擊炸鍋 工商界:緩不濟急、中小企業勢必更加辛苦
美國自本 (8) 月 7 日實施最新「對等關稅」,再加上既有稅率形成「疊加關稅」,對產業影響甚鉅,如傳產及農漁產品影響最深,如外銷蝴蝶蘭,輸美關稅從 0 跳到 20%,還需加原稅率 5%,令產業炸鍋。對此,工商業界今 (11) 日表示,觀察疊加看來無法避免,政府忙關稅談判,對企業多項補助,但情況仍不明下,恐緩不濟急,中小企業勢必會更加辛苦。
針對「疊加關稅」計算方式,行政院今日緊急對外說明,從美方 4 月公布對等關稅,政院曾對外說明,以 MFN(最惠國稅率) 再疊加對等關稅計算,也就當前水五金原稅率為 2.6%,新稅率再加 20%,約是 22.5%。若以我國目前出口到美國農工產品的原稅率觀察,目前平均稅率為 3.3%,工業產品為 3.1%,農業產品為 5%,再加上對等關稅的 20%。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李育家表示,對等關稅談到 20%,已讓很多企業不滿意,但政府談判到現在,但他認為疊加是難以避免的,但談判都以美方為主,他以政府對農業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以美豬、美牛為例,台灣難道可以不買嗎?
李育家表示,關稅勢必影響農漁業、水五金、工具機產業,這些產業原來輸美關稅稅率很少變動,以往農產品輸美為 5%,現在又要加上 20%,等於加稅 25%,那產業是否要接單都成為問題。以往這些影響產業是長期獲利穩定,關稅也維持在穩定區間,現在變成受傷最嚴重第一線。
李育家也說,目前疊加關稅影響下,現在政府有很多補助方案提出來,包括補助業者、協助創新、拓寬市場,以及金流協助,但問題是這些都需要時間因應,非一蹴可及,說實在是「緩不濟急」,也不可能馬上達到效益,讓產業短期較辛苦。
包括台灣許多中小型企業資源原本就比較小,面對逆向變局更辛苦,包括水五金產業,長期是利潤少,現在又要添加疊加關稅,特別是這一輪台幣強升下,讓許多外銷企業造成虧損,目前還是要等到關稅最後底定後,政府才能明確協助產業發展。
更多鉅亨報導
•20%關稅誰遭殃?龔明鑫點名這幾大慘業 勞部估首波衝擊4.2萬勞工
•撇「黑箱」說 鄭麗君:台美關稅協商進度將定期報告 達協議後送立院審議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