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國際大事(8/18~8/24)
◎川普與澤倫斯基會晤 擬推美歐協調安全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18日在白宮接待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及多位歐洲領袖。會後,川普宣布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將由多個歐洲國家分擔,美國則負責協調。他並透露將安排蒲亭與澤倫斯基直接會面,再舉行美俄烏三方談判。此舉被視為美國在戰事調停中的關鍵佈局,也反映川普希望透過歐洲集體承擔,減輕美方壓力。然而,烏俄領導人能否真正坐上談判桌,仍有諸多變數。
◎以色列批准攻占加薩市 徵召5萬後備軍人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20日批准軍方計畫,將攻占加薩走廊最大城市加薩市,並授權徵召約5萬名後備軍人。這是自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最具規模的軍事行動之一,目標直指哈瑪斯核心勢力。外界擔憂,若行動展開,恐造成更嚴重的人道危機。以方強調行動必要性,稱此舉是為了壓制哈瑪斯的軍事能力;然而,國際社會則再度呼籲克制,以避免衝突進一步升高。
◎21國譴責以色列屯墾計畫 憂兩國方案受阻
包括英國、法國、日本與澳洲在內的21國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以色列批准在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東方的屯墾計畫。聲明指出,此舉嚴重威脅以巴「兩國方案」,並違反國際法,要求以色列立即撤銷決定。國際社會長期視「兩國方案」為解決中東衝突的關鍵,但隨著屯墾行動擴張,巴勒斯坦建國前景愈發渺茫。各國領袖呼籲以色列停止挑釁行為,避免和平努力徹底破局。
◎聯合國宣布加薩陷饑荒 50萬人瀕臨飢餓
聯合國22日正式宣布,加薩走廊陷入饑荒,這是中東地區首例。專家指出,約50萬人正面臨「災難性」飢餓,情況極為嚴峻。聯合國人道事務主管佛萊徹批評,這場危機「完全可以避免」,卻因以色列阻撓糧食運入而惡化。國際援助組織警告,若封鎖持續,恐出現大規模死亡。此舉再度引發國際譴責,呼籲以色列放寬限制,讓人道援助順利進入。
◎巴基斯坦暴雨釀災 400死數十人失聯
巴基斯坦北部開柏普赫圖赫瓦省連日暴雨,19日官方公布,已造成近400人喪生。暴雨引發洪水與土石流,整座村莊被沖毀,數十人下落不明。救難人員持續搜救,當地居民也加入挖掘,但惡劣天候增加困難。當局警告,雨季降雨仍將持續到週末,恐造成更多傷亡。這場災害凸顯巴基斯坦基礎建設不足,加上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令當地民眾生活更加脆弱。
◎鮑爾暗示貨幣政策調整 美股創歷史新高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22日在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隨著經濟前景轉弱,貨幣政策可能需要調整,雖未明言9月降息,但留有空間。消息帶動市場信心,道瓊工業指數大漲846點,收在歷史新高。投資人解讀,聯準會態度顯示未來降息機率升高,有助舒緩金融環境。不過,鮑爾同時強調,決策仍取決於經濟數據,市場需謹慎應對不確定性。
◎美國以CHIPS補助換股 取得英特爾近10%股權
美國政府宣布,將原核准給英特爾的CHIPS補助轉為股權,取得約 9.9% 股份,折合 4.333 億股,總值約 89 億美元。這筆資金來自57億美元CHIPS補助與32億美元「Secure Enclave」國安計畫,構成一次特殊的非現金交易。雖然政府因此成為英特爾主要股東之一,但屬被動投資,不具董事會席次與經營權,並承諾多數投票將遵循董事會決議,以減輕外界疑慮。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月底天津登場 22國領袖將與會
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俄羅斯總統蒲亭、印度總理莫迪、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等22國領導人將出席,另有10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參加。這場峰會聚焦地緣政治、安全與經濟合作,勢必成為國際關注焦點,也凸顯中國在區域合作中的主導角色。
◎中國青年失業率飆升 7月達17.8%新高
中國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數據,7月份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達17.8%,比6月上升3.3個百分點,創今年新高。官方解釋主要受畢業季影響,屬季節性上升。然而,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依然嚴峻,大批青年湧入求職市場,卻因產業轉型與需求不足而難以找到合適工作。自2024年起,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已引發社會關注,政府雖推出就業補貼與創業扶持,但成效仍待觀察。
◎川青鐵路大橋事故 鋼索斷裂釀12死4失聯
中國川青鐵路青海段22日發生重大工安事故,尖扎黃河特大橋在施工時鋼索突然斷裂,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聯。官方已成立調查組,追查工程安全與監管責任。川青鐵路是連接四川與青海的重要幹線,被視為西部交通建設關鍵工程。此次意外不僅造成人員重大傷亡,也為中國基建安全再度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