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男50歲要檢查防攝護腺癌!晚期轉移「新放射標靶」精準狙癌助延命

今健康

發布於 07月24日01:32

攝護腺癌發生率攀生、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一個原因正是發現得太晚。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呼籲男性50歲以上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也納新療法,有助延長兼具生活品質的生命。

攝護腺癌發生率、死亡率居高
醫指3大常見原因不可大意

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全台有超過9000人確診攝護腺癌,高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3名,成長率高居男性十大癌症之冠,同時也是國人第5大癌症死因。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表示,攝護腺癌晚期確診比例高,主因在於初期幾乎沒症狀。且許多男性即使有排尿困擾,也容易視為正常老化或避諱就醫。

#轉移性 #去勢抗性 #攝護腺癌 #放射 #標靶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院長吳俊德表示,攝護腺癌患者往往是在腫瘤已壓迫到膀胱、尿道或轉移至骨頭產生疼痛時才驚覺有異,約3成癌友確診時已經癌轉移。

攝護腺癌治療早期以手術或放療為主,5年存活率可近9成。晚期則以荷爾蒙藥物治療為主,即使是轉移性攝護腺癌,五年存活期也能將近5成。但若抑制荷爾蒙失效,即屬「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15%。

#轉移性 #去勢抗性 #攝護腺癌 #放射 #標靶

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5大治療武器精準新時代

據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新版指引,已將PARP抑制劑、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藥物列入「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治療選項,台灣泌尿科醫學會也接軌國際,在最新發表的2024治療指引中加入新療法。

目前醫界在「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治療上有5大治療武器,包括化學治療、新一代荷爾蒙治療、放射標靶鐳-223。若這些前線治療都無效,可進一步檢測,如PSMA陽性表現者,可使用「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BRCA1/2基因變異者,可使用「PARP抑制劑」。

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新放射標靶」助延命!

「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治療較有限,事前檢測很重要,PSA是最常見的指標之一,PSMA(攝護腺特異膜抗原)則為高度特異性標記。據研究,超過8成的攝護腺癌細胞具有PSMA抗原。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黃玉儀主任表示,「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前,就會先透過正子掃描等檢查確認PSMA。若為陽性,意味著具備清楚的攻擊目標。

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有「診療合一」的特性,可將攻擊癌細胞的「放射性同位素」和能辨識PSMA的藥物分子結合,就像導航飛彈,會自行導航與癌細胞結合並攻擊。能精準攻擊腫瘤,避開正常組織、減少副作用。

研究顯示,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病友,接受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鎦-177治療,疾病惡化風險降6成、整體死亡風險降低近4成。不僅能緩解疼痛、減少骨骼相關併發症,更有助於改善癌友生活品質。

#轉移性 #去勢抗性 #攝護腺癌 #放射 #標靶

他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治療後重拾生活還高爾夫冠軍!

74歲服飾業退休的蔡老闆,早年健檢發現PSA偏高,誤信只是一般發炎,拖了4年才就醫,檢查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全身。陸續接受手術、荷爾蒙藥物等治療。一段時間後病症惡化,為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幸好後來透過更精準的PSMA檢查,發現適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第一次治療後便明顯緩解疼痛、精神恢復,不僅重拾日常,更在高爾夫團體賽中奪冠。他以自身經歷呼籲,攝護腺檢查不可忽視,及早發現才能守住健康人生。

男50歲、家族史等高風險群,
要定期檢查防攝護腺癌!

查岱龍理事長呼籲,50歲以上男性、具家族史等高風險族群應積極檢查。對象正確、時間恰當的篩檢,能大幅提升治療成效,同時實質降低死亡風險,有望將晚期確診率從30%降至10%以下,進一步提升早期診斷比例與整體存活率。

《延伸閱讀》

.出現血尿要再觀察嗎?1情況早檢查,不痛的更危險。

.PSA偏高怎麼辦?當心併發症不敢切片?攝護腺健康指數(PHI)精準揪出癌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