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也能笑翻天!暑假陪孩子讀一本超有趣繪本
文/黃筱茵(兒童文學譯者)
有些作品,大人摸不著頭腦,孩子們卻睜大眼睛、嘻嘻哈哈地享受伴隨故事而來的純粹樂趣;不教導任何道理,也無須跟隨制式邏輯的奇妙故事,正是創意十足的作者為童年時光獻上的可愛禮物。
想像力一飛衝天的《胡蘿蔔妖怪》
像《胡蘿蔔妖怪》這類的無厘頭繪本,架構在某個單純的發想上,從兔子想吃胡蘿蔔展開想像,看見超大胡蘿蔔,牠們的肚子就咕嚕咕嚕叫,口水也滴答滴答流下來。可是到底吃不吃得到,就要看兔子厲害,還是胡蘿蔔厲害?各種驚奇創意會讓許多大人感覺莫名其妙,孩子們卻樂不可支。
其實這就是孩子與成人很大的差別,因為對孩子們來說,想像世界與現實世界同等真實,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兩者間穿梭,比成人更能領略想像力的無限可能。
活化閱讀第一招:聲音與語氣的魔法
爸媽陪孩子閱讀這類書籍時,有好多種遊戲可玩:首先當然是朗讀故事,一邊讀文字,一邊讓孩子觀察與欣賞畫面裡各種線索與逗趣的事件。
《胡蘿蔔妖怪》的文字大多在描述胡蘿蔔妖怪的動作與兩隻兔子蹦蹦、跳跳的反應,充滿愉快的動感。「胡蘿蔔妖怪踩著胡蘿蔔步」,一扭一扭地往前進,他身旁跟著迷你胡蘿蔔妖怪,身後則是蹦蹦、跳跳和一隻不知名的小小兔子。蹦蹦和跳跳展開一連串捕捉胡蘿蔔妖怪的異想天開計畫,胡蘿蔔妖怪卻總能輕輕鬆鬆脫困。
念故事時,爸爸媽媽可以特別加強某些句子的語氣,比如
「哎呀 哎呀 那是什麼呀?」
「滑溜滑溜 滑溜溜 滑溜溜的胡蘿蔔妖怪跟蛇一樣扭啊扭啊扭啊扭…」
這種意象特別鮮明的狀態或動作描繪,或是後文的狀聲詞等,都會讓故事立體化,就像在小讀者們眼前上演似的。
第二招:圖像遊戲與角色扮演
這本書最切合兒童心理的部分,是從「兔子喜歡吃胡蘿蔔」這個基本知識,延伸到「如果兔子遇到胡蘿蔔妖怪,抓得到嗎?」的疑問與演繹。角色外型與姿態的設定非常有趣,長了手腳和眼睛,一扭一扭往前走的胡蘿蔔怪,和緊緊尾隨在後、彷彿躡手躡腳又像在跳舞的小兔子們,展開一系列攻防戰,每幅畫面都飽含幽默的笑點。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玩的第二個遊戲是「看圖找找看、說說看」。「草叢後面的長長耳朵是誰的耳朵呀?」「黑黑的影子又是誰?」「胡蘿蔔步怎麼走咧?」這時候可以請孩子示範看看,或想像他們認為胡蘿蔔會怎麼走路。
「哇,胡蘿蔔妖怪的身體竟然可以變得像蛇那樣滑溜溜,快點一起用力抓住他!」所以陪同讀圖的引導,可以延伸為扮演胡蘿蔔與兔子的肢體遊戲。「看,胡蘿蔔妖怪要走掉了啦!快拿套索套住他呀!」
第三招:開放式提問激發創意
下一個遊戲是創意發想,也就是一起幫蹦蹦、跳跳和小小兔子想辦法。作者幫他們想到的捕捉胡蘿蔔怪方法包括:「直接奮力往前一撲」、「用套索抓住他」、「挖個陷阱讓他掉下去」,還有「用超大禮帽蓋住他」。你還能幫忙想到什麼樣的好辦法呢?
當然,更厲害的是:不管你出哪一招,胡蘿蔔妖怪同樣「見招拆招」,甚至能用你原本想像不到的方式「優雅脫身」。從胡蘿蔔妖怪脫逃的方法,也可以歸納出他的特殊能力呢:包括「變形」、「力大無窮」、「長出綠色竹蜻蜓般的飛行器」,還有「讓自己巨大化」!
這時候不妨接著問:「你認為胡蘿蔔妖怪可能還有什麼樣的超能力呢?」「你覺得胡蘿蔔妖怪和他身邊那個小小胡蘿蔔怪是從哪裡來的?」「又準備要去哪裡呢?」「你覺得他們的家會是什麼模樣?」「正踏上一場長長的旅途嗎?」他們看起來十分優閒自在,我突然覺得世界上可能有好多好多胡蘿蔔怪,有些在森林裡漫步,有些裹上厚厚的衣物,在冷颼颼的地方旅行,畢竟這個世界其實充滿我們想像不到的奇妙生命、神祕又有趣呢!
讀幽默繪本,就是允許自己暫時放下現實生活,和孩子一起傻笑、一起想那些天馬行空的問題。隨著故事哈哈大笑,把我們也捲進那個說不清、道不明,卻無比有趣的世界!
Q-rais幽默力作
兩隻最愛吃胡蘿蔔的兔子,遇上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生物——胡蘿蔔妖怪
兔子能夠如願吃到胡蘿蔔妖怪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