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大罷免】「山除薇害」王鴻薇:高人指點分頭出擊,如何三個月內組織500人團隊?
清明連假期間,台北第三選區的中山北松山18萬戶、27萬7千位居民們,不約而同地收到了一份「鴻包」,內含兩張空白連署書、一張填寫範例以及一張「山除薇害」團隊的收件行程表。這是罷團志工們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包裝,希望透過將連署書與範例送到信箱中,讓不方便出門的民眾能夠以最簡單的行使公民權利所想出的妙計。
4月1日起,山除薇害團隊開始在粉專連載「每日一字」影片,首集以「匪」字開頭,利用共匪、夙夜匪懈等詞語,介紹匪字的字義;第二集則以「刪」字簡介王鴻薇於立法院刪除消防員預算一事,以及選民「刪除」立委的權利;最新發布的第三集,以描述憑空虛構,無根據傳聞之意的「謠」字,述說王鴻薇造謠遭法院判賠且上訴失敗的行為。
✍️每日一字 各位山除薇害電視台的觀眾朋友們,您好。 在今天每日一字的節目裡,要介紹給您的是「謠」這個字。 「謠」這個字的注音是 ㄧㄠˊ,二聲謠 ▶…
Posted by 山除薇害—罷免王鴻薇 on Sunday, April 13, 2025
不僅如此,罷免王鴻薇的「山除薇害」團隊不單在網路上利用各種影音、圖卡宣傳罷免行動,「陸戰」方面,團隊每天在第三選區內開設連署書收件站,並且不定時推出快閃、宣講活動。如此全面、多元的行動,讓人不禁好奇背後的組織策劃過程,以及如何在短時間內籌組凝聚、吸引500位公民自發地投入罷免王鴻薇的活動之中,擔任陸戰志工、空戰、美編、造冊與法務呢?
留職停薪,第一次投入公民活動就擔任陸戰隊長
第一次「山除薇害」團隊陸戰隊長——蔡卡羅相遇,是在14度寒風中的中山國中捷運站連署點,當時試圖採訪現場志工碰壁,獲得「不方便對外發言」的回覆後,連署志工向我介紹了卡羅。直到深入瞭解後才發現,如此嚴密的口風,不只是防止有心人士的斷章取義,更是來自於志工教育的訓練成果。
罷免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團隊「山除薇害」發源自2024年的7月,王鴻薇的親中舉措、不經查核屢屢造謠的行為,以及暴力攻擊立委林楚茵的種種「事蹟」,讓出身於台派家庭的卡羅,雖然過去在台中居住與工作八年,因為對於親共立委的不滿,而開始關注團隊。
12月《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劃法》的修法爭議,是她第一次走上街頭參與實體的活動,在以志工身份參與了三四次後,搬回台北的卡羅受總召邀約而接任成為陸戰隊長,這不僅是她第一次投入公民活動,更是她在社會系畢業後,暫停了十多年的工作留職停薪,走上街頭的新身份。
串接人力與資源,求教「了解地方民情」的高人
接下重擔後,從志工訓練、組織分工到實體的站點出動,毫無社會運動經驗的卡羅在一次次「遇到問題想方法」後,成功建立了300多人的陸戰志工團隊,不僅有嚴密的組織架構,更透過多場志工訓練,指導志工如何協助民眾填寫連署書,以及應對挑釁攻擊等陸戰守則。
此外,「山除薇害」還邀請了特殊經歷者到場分享自身與中國交往的經驗,包含移民美國的中國人、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以及遭到中國關押限制行動四年的李孟居,利用實際切身與中國共產黨互動的遭遇,讓罷團志工知曉罷免的目的、反對的主體為何。
然而,長年在台中工作的卡羅,對於中山北松山地區並不熟悉,從2月初送件、中選會25天內查對通過、3月13日開始連署的一個多月內,卡羅坦言這段二階開跑前的時間是最為忙碌的。除了招募志工並進行訓練外,更需要前往街頭「練習面對群眾」,各個分區的小組長也主動認識新進志工,聊天聚餐之餘增加團對的信任與緊密程度。
「閉門造車是造出不出車的!」卡羅稱,因此,團隊在向里長等在地人士請教如何組織地方後,參考地方政府的次分區模式,將台北市第三選區分為10個次分區,從中選出小組長進行統籌,除了負責一週一次的收件活動外,物資管理與人力的調配也全由小組長進行調度與溝通。
「我覺得我們蠻幸運的」卡羅坦言,中山北松山地區涵蓋多個捷運站與地方樞紐,一週七天由一至兩個分區主責於捷運行天宮、中山國小、中山國中、南京復興、大直站以及南京市場進行活動,不足的人力則由其他分區的志工支援。申請路權、繳交保證金後,伴隨著警察的看照,剛下班的志工們帶著各方捐助的桌椅、物資與空白連署書抵達,罷免的人潮也逐漸湧現。
4月12日,團隊宣佈收件數已突破法定門檻達到3萬5000份,距離安全門檻4萬5000份只剩最後一哩路。
此外,有意願成為志工的非選區民眾,或是不滿足於自身自身區域分隊活動的志工,可加入「游擊隊」,機動地支援罷免熱度高但人力不足的區域,以及每日的次分區活動。
不過,因為過去曾發生罷免團隊內鬨導致連署停止的案例,因此「山除薇害」團隊不只是志工的審核變得嚴格,分工的體制也十分明確,從掛有證件的核心幹部,到受過完整訓練、簽署相關切結書,才可以穿上罷團背心的寫手志工,以及去中心化無法接觸連署書的舉牌志工,三層過濾防止內鬼。
另一方面,不論是連署書的保管存放、美編社群的圖卡產製,以及團隊聲明的發布,皆透過與律師事務所的合作,確保連署資料的安全,以及對外資訊傳遞的完整、正確性,避免成為攻擊與針對的目標。
「罷免不是從政跳板,我只是位憤怒的公民」
常有人有疑問,甚至是拿太陽花運動對比,質疑罷免參與者想藉機從政,將罷團的活動經驗作為跳板進入政壇。「我沒有這麼想不開!」卡羅笑稱,並表示自己完全沒有從政的念頭,但她也同意當團體越來越擴大後,權力、資金的增加,甚至是粉絲的出現,人性與野心便會漸漸浮現。
當問到卡羅參與第一線罷免連署時,有無遇到什麼困難或是感到害怕的時刻,「在台中工作時都遇過龍蛇雜處的情況了」她笑回。經過職場洗禮後對於情緒、精神壓力的掌控與調節能力增強,卡羅自認不太有受到罷免活動影響,「我正當依法行事,做憲法賦予我權利的事,沒什麼好怕的」。
領導著由普通公民組成的罷免團體,彼此有志一同地付出心力與時間,卡羅表示看到這麼多自發的志工投入,不論是腦瘤的病友以顫抖的身軀協助連署,或是26歲的臺南人想要「以行動化解焦慮」而短暫移居台北、宜蘭漁夫每週通勤到連署站現場協助舉牌等,甚至是許多志工因為想要投入更多而選擇暫停工作,把個人生活置於國家未來之後,各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支持,都讓她非常地感謝與感動。
她也表示,若非每一位志工無私奉獻的投入和參與,是無法組成強大的「山除薇害」團隊,更不可能達到如今的連署份數成績。
更多關於「2025大罷免」的相關文章
點擊加入關鍵評論網LINE官方帳號多元觀點,從這開始!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顯示全部
留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