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新住民二代論壇 聚焦文化融合與職涯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市新住民家庭突破百萬,占全國近4%。面對新住民第二代逐步投入職場,台中市政府法制局與民政局聯合壹元書院、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今(29)日共同舉辦「新住民二代論壇 — 跨越文化 開創未來」,聚焦文化傳承與創業就業兩大主題。
論壇邀請金鐘獎入圍演員阮氏翠恆、廣播主持人阮氏貞分享生命故事,探討媒體如何形塑社會觀感。阮氏翠恆表示,持續與導演溝通,希望呈現真實新住民形象,並成為文化橋梁;阮氏貞則強調媒體應成為新住民「聲音的家園」,建立永續支持系統。
賽珍珠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尤英夫指出,台灣社會對新住民仍存在理解落差。曾有研究顯示,高達六成的新移民女性曾感受過異樣眼光或歧視。他強調,社會應以「理解、尊重、接納與融合」作為基本態度,並提醒民眾避免將文化差異誤解為失禮。「唯有看見彼此,才能讓新住民成為真正的家人。」
中市新聞局專門委員劉仲偉則表示,近年媒體對新住民的報導趨於多元與立體,市府也積極透過多語影音、短片拍攝與市集活動推廣新住民文化,讓大眾了解新住民不僅是台灣的一部分,更是文化創新的力量。他也鼓勵媒體從「同理」出發,避免以既定框架描述新住民,讓更多真實故事被看見。
鳳凰藝能總經理趙善意指出,媒體敘事過往多從弱勢角度出發,近年逐漸轉向文化主體的呈現,展現社會觀點的轉變。新住民不只是「被看見」,更應該「入心、入主流」,透過影視創作打開大眾認同之門。趙善意強調:「只要有故事、有信念,就算語言與資源有限,也能感動人心。」
論壇中,來自馬來西亞的逢甲大學講師梁金群分享新住民女性文化適應的挑戰,強調口音不等於能力不足。創業領域方面,前海巡署小隊長葉麗玲轉型烘焙師,結合多元文化創立親子甜點教室;印尼新住民陳妍蓁則推動舞蹈傳承與語言教育。
學界代表臺灣大學楊培珊指出,新住民二代學習表現已與本地生無異,關鍵在自信與心理韌性;中山醫學大學顏啟華建議設置友善門診及多語衛教,促進健康適應。
法制局長李善植表示,感謝與談人們真誠而深刻的分享,從影像、聲音到文化實踐,我們看見媒體如何成為理解與連結的橋梁。期待未來能持續推動更多對話,讓台灣成為真正多元共融的社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