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承諾以色列屯墾區醫療建設 外交部:未涉及國際紅線禁令
〔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台灣承諾在以色列屯墾區投入捐款建設醫療中心,引起爭議。對此,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司長顏嘉良說明,目前進展還在研議討論階段,沒有到具體落實,且相關潛在計畫沒有踩到屯墾區國際禁令的紅線。
顏嘉良今(29日)於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指出,台以2006年簽署雙邊衛生合作協定後,衛生醫療一直是兩國重要的合作領域,以色列執政聯盟國會議員塔爾(Ohad Tal)今年5月訪台期間,認識到台灣在國際上積極從事人道醫療援助,因此近期邀請我國駐以色列代表李雅萍前往本雅明(Binyamin)屯墾區進行參訪,就台以雙邊的醫療合作進行討論,目前的進展還在研議討論階段,沒有到具體落實。
顏嘉良說明,我國與以色列簽署的「Declaration of Partnership」只是廣泛性的意向,就醫療事務合作來交換意見,內容並無提及要具體承諾資助;他強調,目前是在探討階段,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種,三方合作、四方合作,甚至與非政府組織(NGO)合作都有可能,不一定是直接合作。
對於屯墾區的國際禁令,顏嘉良表示,該禁令並非有強制力的決策,主要是呼籲大家不要與屯墾區進行經貿的交往,目前我國如果要推動的話,不在此禁令範圍內,「我們的判斷是並沒有踩到這條紅線」。
對於民間團體「台灣巴勒斯坦自由連線」規劃於8月3日至外交部外抗議,顏嘉良說,外交部自以哈戰爭爆發以來,即高度關切相關情勢發展,呼籲以哈戰爭相關各方能延續第1階段停火遵循國際規則、支持和平之精神,持續斡旋與溝通,透過談判化解對立與衝突以達成停火協議,為中東地區帶來和平,我國政府尊重憲法保障的意見表達及言論自由,將持續密切注意以哈戰爭及區域情勢發展,並與友好及理念相近國家密切聯繫,對受戰亂影響者提供必要的關懷及人道協助。
談及在巴勒斯坦的人道援助規劃,顏嘉良指出,外交部自以哈戰爭以來,透過駐約旦代表處與「美慈組織巴勒斯坦分部」合作,對加薩地區提供人道援助物資,美慈組織運用我國政府50萬美元捐款,規劃運送及發放糧食、飲水、及衣物和帳篷等民生物資給加薩地區人民,計畫仍在進行中,未來也會持續與約旦或其他理念相近國家的國際人道組織合作,參與加薩人道援助及相關的重建計畫。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