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重申AI晶片不能在台灣製造 台積電股價大跌40元 台股暴跌600點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9日接受美國電視台《CNBC》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可能成為英特爾的最大股東,證實入股10%,重申晶片製造不應該仰賴台積電,英特爾股價在台北時間20凌晨大漲6.97%,台積電ADR則大跌3.61%,台積電20日早盤大跌40元,跌破月線1160.75元,來到1145元。
美部長強調晶片不能單靠台積電,台股大跌600點
台積電重挫,也使得台股盤中重挫617點,一度來到23735點附近,跌幅約2.5%,許多個股都開高走低,權值股鴻海失去了和軟銀合作AI的喜悅,股價重挫3.37%,來到201元上下,聯發科開盤一路下探,盤中大跌20元,來到1370元,廣達再跌6.5元,來到261.5元,回測5月13日的跳空缺口,線型出現一個大M字形。
盧特尼克19日對《CNBC》說「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離中國只有80英里,這樣99%的先進晶片都集中在台灣,顯然不可行。」
他強調,在國安考量下,美國必須能在本土製造晶片,不能過度依賴台灣,他還說,晶片在美國製造,也是美國和日韓協議的一環,要建立足夠的基礎設施與產能,讓美國有能力製造這些晶片「我們要能在美國自己生產。」
美國政府可能成為英特爾最大股東,美國推動本土晶片製造
「如果英特爾能夠在美國生產晶片或電晶體,當然是好事,雖然不是絕對必要,但那會是非常有利的局面」盧特尼克說。
「拜登政府晶片法實際上是無償給英特爾錢,也無償給台積電錢,所有這些公司都在白白拿錢。」美國製造和拜登政府時代推動的《晶片法》補助被川普政府改弦易轍,盧特尼克指出,晶片法的補助只是白送給那些很有錢的公司,美國為何要把錢給市值1兆美元的台積電?
按此邏輯,他表示,既然希望英特爾在美國取得成功,不如換取該公司的股份。
美政府對英特爾模式,可能套用其他半導體廠
盧特尼克在訪談中強調,晶片法為半導體製造商提供補貼,而美國納稅人卻沒有獲得任何回報。「我們為什麼要給一家價值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的公司這麼多錢?這對美國納稅人有什麼好處?川普的答案是,我們應該用這筆錢換取股權。」
他間接證實,川普政府正在討論收購英特爾約10%股份,之前財經媒體報導,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也宣布將投資2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成為英特爾前十大股東。
消息一出,英特爾股價大漲,軟銀、台積電都下挫。《彭博社》報導,美國政府談入股英特爾代表美國半導體政策的重大轉變。如果最終敲定,這項安排可能為華府與其他晶片製造商達成類似協議奠定基礎。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