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2025健康城市〉台北市勇奪六都第一,蔣萬安:要讓市民有感健康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9月04日04:42 • 發布於 09月04日04:42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林慧淳 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2025健康城市〉台北市勇奪六都第一,蔣萬安:要讓市民有感健康

身為首都,台北市一馬當先健康城市冠軍,只是優等生的光環下也背負專屬的壓力與挑戰。由市長蔣萬安領軍的北市府,又以什麼樣的策略,為市民打造嶄新的健康生活?

台北市在2025《康健》永續健康城市大調查中,在六都組掄元,市長蔣萬安認為,作為首都當然會有「各項指標都該第一」的隱性壓力,應把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更關注如何讓市民「有感」。

慢性病防治,突破「高知識、低行動」的困境

慢性病防治是台北市健康政策推動的一大挑戰,尤其面對人口老化,市民雖教育程度較高、健康知識取得容易,卻常有「高知識、低行動」的落差。台北市衛生局長黃建華認為,許多人使用公司健檢或自費高價健檢,無法計入公費健檢的數據中,因此篩檢率較低,衛生局為此努力與中央協商,加速資料庫整合,鼓勵醫院上傳自費健檢資料,並透過健康存摺串接,提供獎勵誘因,以更全面地掌握市民的實際健檢狀況。

免費健檢套餐鎖定長者,覆蓋率與參與度齊升

另一方面,他認為也要仔細分析,是否有哪些族群應該加強,「我們發現低收入或老年人群體,健康檢查的參與度仍然不足,這就是我們可以重點努力的地方,」黃建華說。

為加強健檢誘因,台北市特別為老年人設計了3種免費健檢套餐,包括腦部肺部、腹部超音波、骨密肌力等3種檢查組合,讓他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以提升老人健檢的覆蓋率及有效性,「政策推出後受到很大迴響,大家都搶著預約,」黃建華說。

從「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利用率」指標來看,台北市也是六都中唯一成長的城市,成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

跨域合作讓健康落地,台北市建立長期推動機制

台北市自2016年成立「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平台」,核心為「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整合31個局處,分為5大工作組,定期舉辦跨局處專家會議,是全國唯一設有專款預算並長期運作的城市。另外,台北市已訂定61項健康城市指標並滾動修正,以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3) 中的15項指標。

智慧醫療結合社區支持,分級就醫與醫療留才並行

呼應中央的「健康台灣」政策,台北市擁有醫療上的優勢,也是推動健康促進的重要支柱。蔣萬安也提到,醫療人員負擔重,加上人口密度高帶來的心理壓力,都是現實上遇到的困難點,「還是有許多人習慣到醫學中心看病,對於分級醫療的運作是滿大的挑戰。」因此,市府正加強社區醫療支持,並探索更多方法來吸引和留住醫療人才。

「智慧醫療的發展非常關鍵,」黃建華強調,智慧健康管理系統能讓市民和醫療機構更精確地掌握健康狀況,並根據個人需求制定健康管理方案,不僅能夠提升服務品質,更能幫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自身健康。

從台大醫院轉換到公部門剛滿1年,黃建華透露,「其實做這些事,我最希望達到的目標還是『喚醒市民的健康意識』。」就算公部門投入大量時間和預算推動健康政策,但民眾能不能真正接受到訊息、並願意參與,是他很在意的環節。

因此,台北市正積極改變傳統教條式的宣導模式,轉向更有趣、更有吸引力的活動設計,例如小測驗、集點鼓勵等方式,「不管大家是去健檢、打疫苗,還是出門多運動,都是『預防』和『健康促進』,做就對了,」黃建華衷心期盼,「大家都健康了,醫療負荷過大的窘境自然就能改善了。」

看更多調查結果:2025年《康健》永續健康城市大調查 健康台灣城市總體檢

健康資訊不漏接!加入【康健雜誌Line好友】

延伸閱讀:

從總統同學到最年輕衛福部長!石崇良如何從急診醫師小石頭,跨界成為「大磐石」?

代謝力正在改寫全球幸福長壽的公式!生活型態醫學 翻轉慢病與老化未來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