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世界視覺日 / 黃斑部病變非長者專利!醫籲用 1 居家檢測及早發現與治療,別讓人生風景變扭曲

Heho健康

更新於 10月23日08:22 • 發布於 10月23日10:21 • 黃慧玫

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隨著 3C 產品普及與使用時間不斷增加,視覺健康挑戰已非單一疾病問題,而是橫跨生活型態、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的整體議題。

為喚起社會對視力健康的重視,今年衛福部攜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中華民國愛盲協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底病變尖端治療中心及台灣羅氏大藥廠,以「視界羅盤 Eye 要清晰」為主題,接軌世界視覺日,推動守護視覺行動力。

三成民眾不識黃斑部病變,關注視力健康行動不足

全球約有逾 22 億民眾受眼科疾病困擾。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王一中醫師指出,亞太地區承擔了全球近三分之二中度至重度視力障礙病例的巨大負擔,其中,黃斑部病變更是威脅民眾視力健康的主因之一。

據最新的「亞太視力健康調查」,範圍涵蓋台灣、南韓、香港、泰國等亞洲 8 個國家,共 4,354 位 40 歲以上的民眾參與,其中,包含 600 位台灣受訪者。報告顯示,有近三成(29%)民眾對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認識不足或毫無認知。

雖有逾九成的民眾關注視力健康,但行動積極度不足,僅約三成的人會進行眼科檢查。報告也指出,多數人雖了解視力受損將影響工作與生活,仍普遍存在「視力退化就是自然老化」的迷思,導致沒有積極去評估、篩檢或就醫。

黃斑部病變非長者專利,中壯年族群也應當心

在亞洲地區的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高達六成屬於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亞型。PCV 病灶一旦破裂出血,患者視力可能瞬間降至重度視力障礙程度,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與沉重家庭負擔。

王一中表示,黃斑部病變的成因,不一定只是單純視力的老化,而是長期用眼行為的累積結果。研究顯示,每增加 100 度近視,就會提高 60% 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黃斑部病變已非長者專利,中壯年族群也應當心!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理事長吳建良醫師指出,過去此疾病多見於 65 歲以上族群,但門診經驗上可以觀察到,如今 40 至 50 歲左右的中壯年族群,也常成為黃斑部病變患者。

PCV 病變亞洲族群佔比高!快做居家檢測

吳建良提到,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常見型態,包括因老化引起的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以及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水腫(DME)。

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nAMD)亞型之一。在亞洲族群的病例中,PCV 的比例高達 60%,比起歐美國家的 20% 更為常見。

5 大高風險族群愛注意!

・50 歲以上銀髮族
・有家族病史者
・有吸菸史
・有高血壓、高血糖或心血管疾病
・BMI 過高

吳建良提醒,民眾可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進行每月的自我檢測,一旦發現視力有扭曲、模糊、黑點或顏色黯淡等症狀,就算只有一點點也有風險,應立即至醫院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若出現症狀,快進一步檢查!

・眼底鏡檢查
・散瞳檢查
・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 (OCT)
・視網膜螢光攝影 (眼睛血管攝影、FAG)

PCV 治療方式多元,早期診斷治療成關鍵

中國附醫眼底病變尖端治療中心主任陳珊霓醫師指出,對於 PCV 患者來說,讓息肉完全消退相當重要。因息肉樣病灶一旦破裂出血,視力可能在短時間內驟降僅剩 0.01,等同於無法清楚辨識影像、僅剩光感,對視力造成不可逆損害。

PCV 的風險在於其病灶的脆弱性,即便定期追蹤,若不治療仍可能突發破裂。門診中此類患者不乏有職業駕駛、工程師等高度用眼者,突發性的視力受損不僅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更造成沉重的家庭經濟負擔。

此外,每一次復發都會對視網膜造成累積且不可逆的損傷。國際研究指出,若其息肉樣病灶反覆復發,5 年後的平均視力將明顯下降。然而,如能控制息肉樣病灶的進程,有望降低復發頻率,減少重複治療的需求與負擔。

為什麼對於 PCV 來說讓息肉完全消退這麼重要

・更佳的視覺治療成效:息肉完全消退的患者,在長期追蹤中可獲得更明顯且持續的最佳矯正視力改善。
・黃斑部水腫消退:息肉完全消退是黃斑水腫消退的重要預測指標,可讓黃斑恢復乾淨平整,並保護感光細胞免於長期損傷。
・較低的復發風險:徹底清除息肉有助於疾病長期穩定,可降低復發頻率,減少重複治療的需求。
・減輕治療負擔:達到息肉完全消退可減少所需的眼內注射次數與回診頻率,同時降低患者與醫療系統的負擔。

陳珊霓說明,臨床上觀察到部分 PCV 患者雖定期追蹤,卻因未依醫囑積極治療而錯失良機。PCV 治療方式多元,除了雷射光凝固治療、光動力療法,也可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類藥物來治療。

她進一步說明,PCV 的一線治療策略主要圍繞上述三種方式,醫師會考量患者的病灶類型、位置、病程,以及出血或滲漏的程度來制定治療策略,可能採用單一療法或合併療法。

  • 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Anti-VEGF):藥物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能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從而阻止異常血管滲漏。此類型藥物已獲得健保支持,患者一生中,單眼最高可申請 14 劑給付,但必須符合事前審查標準。
  •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 合併療法(Combination Therapy):將 PDT 搭配 Anti-VEGF 藥物注射。

如今,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有望控制 PCV 病情。陳珊霓提到,2025 年歐洲視網膜專家學會(EURETINA)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創新的治療方法不僅能改善患者視力,還能延長給藥間隔。

在 1 年追蹤期間,接受創新療法治療的患者,其最佳矯正視力(BCVA)從基線獲得提升,同時病灶也獲得控制。研究中更發現,有望降低視網膜出血和視力喪失的可能性。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年紀變大視力變差是正常?別讓黃斑部病變導致視覺喪失!醫提 3 改變提升治療穩定度

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治療新契機!健保三月起給付兩種機轉藥物,不用狂挨針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久坐4小時風險飆77%!最新研究曝「3習慣」最傷心臟 很多人全中

三立新聞網
03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年奪逾千條命!醫提醒胃癌早期無症狀,出現「5徵兆」:食慾不振、上腹悶痛...快做檢查

良醫健康網
05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6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